1)第497章 周务学的想法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息的发达,会给所有人带来改变,最明显的就是这些经常看报纸的读书人的想法会多起来,每个人的脑回路都不一样,想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这个周务学能有这样的想法,孙享福一点都不奇怪。

  在得到孙享福的点头示意后,周务学又道,“当今陛下的施政策略,是以民为本,不分胡汉,边镇之地的地,是我大唐的地,边地的胡人百姓,也是我大唐的民,适才,诸位同窗所讲的迁民,易俗,区别对待,学生以为,都不妥。

  尊重他们的习俗,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容易安定,试想一下,你让吃牛羊肉吃习惯了的草原人,天天和汉人百姓一样吃大米,他们乐意吗?你让世代在温暖的地区耕种田地的汉人百姓,去北方草原上挨冻,放牧,他们乐意吗?

  还有很多类似情况,学生就不一一列举了,这种不乐意,就是隔阂,有了隔阂,必生间隙,有间隙,则久必生患。”

  周务学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下来,他要确定孙享福是不是认同他说的这番话,才好继续说下去,然而,适才在孙享福面提了那些他所不认可的意见的那些学子,此刻,看向周务学的目光,都充满鄙夷,会产生问题,大家都知道,解决的办法,才是关键,具体如何把边镇变成中枢,把中枢,变成边镇,你倒是说出来啊!

  可孙享福不这么看,很明显,周务学对于李世民的政治方针的理解,比诸多学子更高一筹,他觉得,这样优秀的学子,应该表表扬几句,于是开口道,“你说的不错,孔圣人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都不愿意被逼着改变自己的习惯,强制执行,只会让大家都不乐意,大家都不乐意的事情,注定是做不好的。

  陛下曾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是一种一视同仁的大胸怀,你等当谨记,不要以为边地的少数民族百姓,就不重要了。

  另外,周同学所说的边地的土地,也是大唐土地,这一点十分重要,我大唐,是不容许失去寸土的,更不能因为它是边地,而不去好好治理它,荒废它,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态在,那么,咱们的国土,就会一寸寸的失去,因为,边地一直会存在,领土会越缩越小。”

  孙享福一番话,等于全面肯定了周务学所说的论点,待得那些适才发表意见的学子们一脸惭愧的低下头之后,孙享福又看向周务学道,“周同学,你可以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在得到孙享福肯定的时候,周务学脸上明显更多了几分信心,得到准许,他又道,“自古以来,首都皆设于一地,皇帝皆长于深宫,在学生看来,这是非常不利于一个国家长久传承的。

  比如咱们大唐,首都在长安,距最东边的安东大都督府,有五千里之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