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4 乾隆:没有人比朕更懂这大清_大清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显然,这位沙皮狗长相的胡御史是个小人。

  而和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在故意的挖坑。

  果然,乾隆不悦:

  “折子上说,没有征发当地的夫役,乃是招募流民,乞丐,纤夫,给他们在冬季找一份饭辙,以工代赈。”

  胡御史一阵尴尬,不过脸皮厚,

  顺着皇帝的心思又讲道:

  “皇上体恤下情。臣觉得,天寒地冻,土层坚硬,恐怕该提醒黄知府,多备姜汤,汤药。相信这些人都感念皇上的仁德。”

  ……

  于敏中睁开老眼,

  心中默念,小丑你完了。

  你当廷臣是这么好当的,光会拍马,不要脸皮,叭叭叭就能混转紫禁城?

  在州县,或许是够了。

  但这是中枢。

  果然,乾隆突然起身,很不爽的问道:

  “一群苦哈哈,做工给钱,让他们有个饭辙,还不够吗?冻死病死累死,那也是命该如此。怎么滴,朕要不要把太医院派过去啊?”

  和珅没忍住,噗嗤一下笑了。

  胡御史茫然的看着四周,开始口不择言。

  什么相信~可能~,客观的说~但同时

  和珅躲在一边,戏谑的瞧热闹。

  于敏中叹了一口气,摇头。

  乾隆则是大吼一声:

  “好了,你闭嘴。你给朕出去。”

  “就算想逢迎朕,你说话也要过过脑子吧?进进退退,忽左忽右,来回横跳,朕都听不懂你到底站哪头。”

  狼狈的胡御史,出了紫禁城。

  擦掉额头汗珠,把手背在腰后。

  清了清嗓子,昂起头,迈着小方步,

  走到了一处书铺。

  正在挑选书籍的读书人,见一位官员进来,立即行礼。

  “本官忝为都察院御史,有必要指点你们几句。作为读书人,你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直到日落,

  胡御史才心满意足的走了,

  留下几个读书人,脑瓜子嗡嗡的,走路都不辨方向。

  犯恶心,想吐。

  中胡毒了。

  ……

  紫禁城,

  皇子们读书的地方。

  乾隆信步由缰,恰好走到了这里。

  皇十五子,少年永琰恰好结束了课业,走出屋子。

  “儿臣拜见皇阿玛。”

  “陪朕走走,去御花园。”

  太监侍卫们,立即识趣的拉开了距离。

  皇帝父子聊天,旁人最好躲远点。

  最近,

  京中盛传,十五阿哥最有可能继承大宝,看来是真的了。

  “永琰,24史读过哪些了?”

  “儿臣才读了宋史,汉史,元史。”

  乾隆点点头,嘱咐道:

  “一定要多读史书。”

  “儿臣愚钝,请皇阿玛示下。”

  永琰,是出了名的恭顺,这也是乾隆最欣赏的一点。

  ……

  乾隆略一思索,

  干脆拿出了苏州府黄文运的折子:

  “说说你的看法?”

  “儿臣觉得,黄大人是忠于朝廷的,就是~”

  “就是什么?”

  “是否稍显严苛?伤了民心。”

  乾隆瞥了一眼,躲得远远的太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