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7章 平起平坐_王牌好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便宜,一直都希望能够继续加入到詹姆斯.卡梅隆的新片中,福克斯却一直在犹豫当中。詹姆斯的片子投资太大,一家公司吃暴利固然爽,但引入一家资源丰富的合作和,不论是风险平摊。还是加强宣发能力,都是有好处的。

  也是在不久之前。派拉蒙公司才得到福克斯的确定答复――拒绝了派拉蒙的加入。

  短短几日之后,福克斯就宣布引入DD影业,而且很快小道消息就传了出来,丹尼尔本人将出演这部大片――按照近年来丹尼尔选片的习惯,如果不是自己公司的片子,他都很少愿意加入其中。显然。这是一个交换条件,丹尼尔加入,是DD加入的先决要求之一。

  这是DD影业无可掩饰的优势,一旦有适合丹尼尔出演的商业大片,DD影业就很容易有参与投资的权力――因为丹尼尔这个级别的演员。本身就有大百分比分成的权力,综合投资一起考虑,实际上是比单纯请人,或者单纯获取投资,都要来的更加划算的。

  这一合作,也让好莱坞开始畅想丹尼尔和DD影业的另一个方向,米高梅则不在其中,尽管米高梅也是丹尼尔旗下的产业,但丹尼尔对它的定位是比较清晰的,米高梅推出的作品,要尽量减少对丹尼尔影响力的依赖,丹尼尔在米高梅的角色,也要渐渐向终极决策人发展,而不是具体事务的负责人。

  但DD影业本部则不同,这家效益惊人的独立制片厂,很大程度上跟丹尼尔已经是密不可分了――与其强行地做分割,不如借由丹尼尔的影响力,加速推动其发展。

  因此,舆论中,主要是针对DD影业的几项投资来分析,和前米高梅的《卢旺达饭店》,和迪士尼的《加勒比海盗》,和福克斯的《博物馆奇妙夜》,还有刚刚确定的《阿凡达》,这一条轨迹足以表明,丹尼尔出演和DD投资的绑定效应。

  “随着丹尼尔减少自己的出片量,以及对各类奖项的兴奋度减弱,这种投资加演出的模式,很可能是DD影业之外的制片商,要和丹尼尔合作的唯一道路。这一模式严重依赖于丹尼尔本人的票房号召力,如果他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维持目前的认可度,也许会出现和现在并不一样的情况,制片商们可能要争相要求丹尼尔投资他们的大片计划了。”

  ――《好莱坞报道》。

  ……

  愤怒的不仅止于今年表现非常糟糕的派拉蒙,华纳兄弟也正在愤怒于DD影业的过分行为。

  “因为预算?那之前的已经谈妥,是谁跟我的?预算的要求不一致,也叫谈妥了?”比尔正在和制片部门的负责人大发雷霆,他刚刚被告知,之前他个人比较看好的一个项目,在已经谈好的前提下,被DD影业签过去了。

  一个项目被抢了无所谓,他愤怒的是某种象征意义上的失败――华纳兄弟的吸引力比不上DD影业!

  这才是让他无法接受的事情。

  DD影业发展的再快,风头再盛,这些老牌制片厂在骨子里并不认为双方已经平起平坐,可是现在,随着DD影业胜过派拉蒙,被福克斯确定为合作伙伴,同时又从华纳手中抢走了一个现成的项目,之前和迪士尼的合拍片即将冲到影史第二高票房;再之前,更是从索尼财团手中硬生生夺下米高梅……这些迹象,明白无误地在告诉比尔,DD影业真的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彼此合作,彼此竞争,彼此较量,亦敌亦友,亦远亦近。(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