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5章 顺民_王牌好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比如《花木兰》、《末代皇帝》等等各种电影。李小龙的功夫在北美享有盛誉,《卧虎藏龙》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中国元素和中国风在世界上拥有越来越多的拥趸。好莱坞则有好的技术。发达的电影工业,两者如果能够得以结合。这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

  而且,DD影业也将会制作一些本土的电影产品,面向中国市场。我们会将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介绍到中国,我们如何制作让全世界疯狂的商业大片,我们的特效技术公司提供的高超服务,也同样可以提供给中国的电影公司。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中国观众也应该观看到更多好的作品。”

  丹尼尔没有提及中国市场的话题――这个问题在他们这个层级,是不可能取得突破的。丹尼尔不会指望自己的话,能够让潘副局和两位老总去和中国的领导人说,多开放一些美国电影吧。

  “我们希望说的更加直接一点。中美电影工业之间的差距,会不会和一些人担心的那样。我们的市场和产业会被冲击的七零八落,假如您的DD影业来到中国,和我们拥有一样的政策,我相当怀疑这种竞争是不是可接受的?我们会不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华影的傅总很直接。

  但是丹尼尔笑了一声,“您太谦虚了,中国是很独特的。你们对世界,对美国了解的很少,但同时,我们对中国的了解也非常少。中国的电影公司远比好莱坞懂得中国观众需要什么。也许你们看到一些好莱坞商业电影在中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这里的竞争力胜过中国本土电影产业。甚至我认为,如果中国的电影产业能够在技术上、理念上、运营机制上学习到更成熟的方式,将比限制分账片数量要更有效。

  我想有一点,你们会赞同我。学习远比自己摸索来的更快。DD会将好莱坞的机制带到中国,我想这对你们是最便捷的学习方式。”

  丹尼尔没有料到这几位大人物,会这么低看中国电影――远比他们在新闻里说的要严重。

  所以他改变了策略,试图从帮助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来说服他们。

  效果看上去不错。

  话题转向了中国电影应该如何从好莱坞汲取营养上。

  这期间,丹尼尔也抛出了自己的一个个筹码,比如在北美地区推广华语电影,联合制作一些表现中国元素和现代中国发展情形的作品,以及如何帮助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电影工业地位上取得提升等等。

  谈话尚算愉快,丹尼尔表现出来的,和中国人类似的那种“什么都能谈”的思维方式,让潘副局他们都很适应――这在和外国人的交流里比较少见。这个阶段的外国人,会列出一二三四,比较刻板,那是美国式的沟通方式,一条要求,不会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