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99章:滴血验亲(上)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方是A型血,一方是B型血的,生出来的孩子可能是四种血型中的任意一种。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有了很清晰的认识,滴血验亲之法,并不能证明两个人的血缘关系,甚至是完全不靠谱的。

  杨怀仁担心的就是这个,大壮是赵煦的亲生儿子这一点是没有差的,可是如果进行滴血验亲,那结果就说不定了。

  苏公公已经准备了用于滴血验亲的白瓷碗,一位太医也把用于针灸的针拿了出来。

  杨怀仁却站出来说道,“启奏陛下,滴血验亲之法,微臣觉得没有合理的依据,是不能证明任何事实的。”

  赵煦有些错愕,搞不懂杨怀仁为什么忽然站出来反对滴血验亲。

  章惇便是有些暗暗高兴了,杨怀仁的反应,让他觉得孩子的身份大概率是有问题的,所以杨怀仁不愿意进行滴血认亲。

  他口气略带讥讽的笑道,“怎么,杨大帅担心你带来的孩子不是陛下的龙种?或者是……呵呵,从一开始就是你胡编乱造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就是为了混淆视听的?”

  杨怀仁微微一笑,并没有理会章惇的嘲讽,不过他刚才说滴血认亲不靠谱的说法,确实也引起了在场不少人的怀疑。

  他便把血型的理论简略的说了一下,当然,关于ABO血型的事情,他的解释里是阴和阳,只有这样才能让这年代的人更容易理解一些。

  杨怀仁说完,赵煦也是半信半疑,他问了在场的太医道,“杨爱卿所说的关于血型的事情,你们可有人能证明?”

  几位老太医都是宫中供奉多年的老人了,他们相互看了看,有点害怕说错了话似的,所以都没有开口回答。

  其实在中医学里边,对血型的事情也是有一定认知的,只是没有搞清楚这些现象的原因,还没有形成体系的理论罢了。

  赵煦皱了皱眉,又问了一遍。

  章惇却抢先说道,“陛下,杨大帅的理论,恐怕也是道听途说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理据,连太医们都没听说过,可见他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不如咱们先进行滴血验亲,待事后结果出来了,再来看看杨大帅还有什么说法。”

  这些话有点落井下石的味道了,不过这时太医院的一位老太医捋着胡子幽幽道,“回禀陛下,关于杨大帅的理论,老夫确实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以前的医书里,虽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有些记叙里,也杨大帅的理论却有些不谋而合的说法。

  而且医书里没有说的太明白,倒是杨大帅说的道理,能解释我们在行医的过程中能遇到的很多例子。”

  赵煦疑惑道,“照你的意思,是说杨爱卿的理论,也是有道理的喽?”

  老太医点点头,“嗯,老夫想了想,觉得越想越有道理。”

  赵煦还是有些糊涂,他又问,“那在你看来,滴血验亲之法,就像杨爱卿说的一样,没有什么合理的依据了?”

  这下老太医不敢说话了,事情太重要了,他也无法有确切的答案。

  另一方面,眼下杨怀仁和章惇已经针锋相对,他一个太医而已,也不敢说太确凿的话去得罪人。

  但如果他的答案模棱两可的话,又会让赵煦不满意,所以只好一幅愁容满面的样子闭口不语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

  第1799章:滴血验亲(上)(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