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_我有一座英雄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都被安排待在大酒店。

  皮埃尔憋在心里没说的是,他不想因为开着那辆奢华的豪车而引人侧目。身为一个谦虚的简单男人,他讨厌别人议论自己。他的妻子已经非常美丽,非常优雅了——可她坚持要他换上晚礼服——与那群蔑视世俗的高傲学者对比,简直格格不入。

  事实上,尽管他的顾虑得到了应验,但那帮老学究的反应还算没有太过于夸张。皮埃尔·卡尼尔早该意识到这点,在美国住了一段时间后,他的那套刻板印象大概只适用于索邦大学的老古板们,国外大学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比如,在接待处,他们就结识了一位迷人的“骑士”——来自博洛尼亚的翁贝托·里皮。这位教授刚从米兰乘汽艇而来,一看见他们——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看见了索朗热——就“擅作主张”地做了自我介绍。“我想您就是卡尼尔先生吧?”他恭敬地鞠了一躬,对索朗热行了一个吻手礼。

  他彬彬有礼地,带着明显的上流阶层的优越祝贺皮埃尔新发表了一篇论文,但皮埃尔压根没想到这位高贵人士会屈尊阅毕他的文章,更不用说对它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皮埃尔的惊讶,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位尊贵的里皮教授。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没有任何一位文学家所获得的桂冠比得过他。(就这?)他是“新诗派”(原文是neo-poetic,目测是托罗克瞎掰的)的创始人,那是一派专门针对诗词文章叙事结构的学科。在但丁对《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两部统称《荷马史诗》)一无所知,梅尔维尔(美国知名小说家,被誉为“美国莎士比亚”。,代表作即是下文的《白鲸》)也从未阅读过佛罗伦萨诗人(但丁本身就是佛罗伦萨诗人)的作品这一毋庸置疑的事实基础之上,他因研究《荷马史诗》对《神曲》,以及但丁的作品对《白鲸》的后续影响而享誉四方。

  皮埃尔最先注意到的是这位教授相对年轻的相貌,考虑到教授的显赫声誉,他原以为会见到一位高龄绅士。但事实上,他看起来几乎不像一个年近五旬的人,身材高挑纤细,皮肤晒成褐色,有着一口闪亮的白牙,一头漂亮的银发反而使他显得更加年轻。通常而言,他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带着几分高傲,很在意自己的高贵身份并且希望别人也能认同。皮埃尔随后才发现,里皮的热情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索朗热的出现。另一方面,索朗热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她是个敏感的女性,也习惯了受到这种关注。迅速评估了眼前这个献殷勤的男人一番后,她确信这只是个有点自恋的无害男士,于是推波助澜地把话题往这位意大利学者的作品身上引,事实证明她是对的。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