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217章 风起云涌(十八)_官途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村民们相比,何运昌已经积累了足够资本,正好又有外乡人前来投资,于是他瞅准时机,准备大干一场。外乡人开矿离不开本地人支持,何况何运昌手中也有部分资金,何运昌顺理成章成了果子沟煤矿的副矿长。

  到了九十年代初,何运昌口袋里的钱已经达到百万以上,足以可以同东泉县的年财政收入相比高下。但他并不满足,靠着狠劲和地头蛇的身份,愣是把原来的投资人挤走,成为了果子沟煤矿的真正掌门人。

  时代在进步,加上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对现有矿井全面技改升级,何运昌扳着指头算了这一笔账,几乎把他积累的资金都投入进去都不够。刚好县里对民营企业大力扶持,于是脑袋灵光的何运昌玩起了贷款。

  贷款不要紧,但后来的发展趋势可把县政府和银行给坑苦了。尝到甜头的何运昌并不急的还款,而是滚雪球似的越贷越多,进入了“恶性循环”,以至于当时的县长亲自登门催款,可何运昌淡然许多。他说,要想还款很简单,可企业一直处于基建状态,等开始生产了一定还。

  可后来,煤矿已经开始生产,有了盈利,但何运昌依然没有还款的迹象,这下把县里的大小人物都急坏了。何运昌非但不还,竟然又狮子大开口提出贷款要求,理由就是扩大生产规模。为了让他有能力还款,县里的领导一咬牙再次给他贷款。

  这一来二去,双方好像都走进了死胡同。一边不断地贷款,一边又不断地放贷,双方打起了持久战。何运昌也不是不还,每次要再次贷款的时候,都会象征性的还一点,这种你来我往的循环一直持续到今天。

  何运昌真没钱吗?其实他手里掌握的资金已经达到上千万元,可他就是赖着不想还。可以这么说,何运昌的发达是拿着国家的钱成就了自己。

  何运昌是东泉县当之无愧的首富,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县里更是把他当“菩萨”一样供着,生怕他出一点问题,而把几千万的贷款打了水漂。何运昌十分享受这种待遇,曾经是满山跑的“放牛娃”,如今是万人捧的“煤老板”,从地狱到天堂虽然走得很艰难,但这种妙不可言的快感让他有些飘飘然,一夜暴富已经梦想成真,这也就形成了以何运昌为代表的独特群体——煤老板。

  这个独特群体有以下特征: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一些人还是文盲,他们相比其他农民思想要活跃,不安分守已,有着过人的胆识和超群的远见,甚至相当一部分人曾经是地痞流氓,靠着心狠手辣白手起家,从一开始非法开采逐渐走向正规,成为了改革浪潮中鹤立鸡群的“另类”。

  钱有了,社会地位提高了,物质上得到了极大满足,煤老板们迎来了新的难题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