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4章 宣抚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可以的话,谁又不想自己的后代,向更高的文明阶层晋级呢!可是,禄东赞看了看茫茫雪山,终究是对孙享福的所说的东西,没有抱起什么信心。

  原因无它,吐蕃的不毛之地太多了,在这样的茫茫冰川之下,除了依靠外部补给,不可能自给自足,有了大唐的种植技术,和高产作物,充其量也只能缓解缓解而已。

  因为,你就是把农作物种的再好,也有可能在一片云彩飞过之后,被不知会有多大颗粒的冰雹给砸死。

  大唐朝廷,想要保证这里所有人的生活,就需要一直往这里贴钱,因为,人口势必是要壮大发展的,可大唐自身能够永远这么强盛下去,还一直愿意贴钱给这个地方吗?

  他不是不懂中原历史的人,尤其是近两三百年,中原王朝政权更替的十分频繁,可以说,还不如他们吐蕃稳定,至少,吐蕃传到松赞干布这里,都是第三十三任赞普了,数百年,没有颠覆性的改变。

  看到禄东赞露出一副这不可能的表情,孙享福又道,“我知道你们现在心里还有疑虑,不过,我会用事实,打消你的疑虑。”

  禄东赞问道,“您要怎么做?”

  孙享福笑了笑道,“这要看你们吐蕃缺什么了,你们缺什么,我就让这里产什么,问题,岂不是解决了?”

  禄东赞顺嘴就道,“我们这里缺食物,缺木料,缺燃料,缺牲畜草料,缺盐铁,缺衣料······”

  等到他一连串的东西说完,孙享福才笑道,“其实你们这里原本什么都不缺,但是,因为你们只知道砍伐,消耗,却不懂得种植,才导致了这里什么都缺。

  几百,千年以前,这些低矮的山坳里,应该是长满了灌木,甚至是树木的吧!可现在为什么没有了呢?是你们的生存模式,把自己推上了绝路。”

  要说吐蕃全部都是像唐古拉山这样海拔五六千多米的地方,那也不尽然,这里海拔四千百米以下的地方,至少占一半,三千米以下的地方,都占一两成,在许多海拔低于三千米以下的地方,一年至少有七八个月,是没有雪冻的,气温甚至可以和中原地区媲美,各种在中原可以种植长成的树木,灌木,都能在这边长到很大。

  而且,三千米到四千多米海拔的地方,也同样能种树,这样的地方,同样不会常年结冰,夏季就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都有山巅上化开的雪水,不断滋养着土地,让这里的水草生长起来,供他们的牛羊食用。

  连水草都能长的起来的地方,更加别说树木了,西伯利亚那边,常年冰霜雪冻,照样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那是因为,那边没有人大量的砍伐,用燃烧木材的方式来取暖。

  就孙享福知道的,就有很多适合在这样的高原地区生长的树木,如冷衫,云衫,高山栎,高山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