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15章 进入高速发展轨道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食蔬菜,一定量肉食供应的用度加起来,即便大唐这些东西的成本不高,但至少也超过一千万贯,加上牛马调度的运输损耗,甚至可能达到两千万贯,毕竟,这可是跨度八千里,辐射区域两万五千里的地盘,以西部州县的产出,根本无法就地供养这么庞大团体的吃喝用度,毕竟,这个方向的州县,人口都比较少,粮食产量也不高。

  这五六千万贯的开支,只是小头,真正开支的大头,是所需要的各种工具,上百万把的铁锹,各种压路,捣石的工具,还有框定路基用的木料模板,烧水泥的煤炭燃料等,有的可以用天然的,大多,则需要购买,运输过去。

  这又是几千万贯的消耗。

  而大唐做基建的技术工人,每个月可不是拿那些西域劳工的低价工资,至少是好几倍,甚至是十倍以上,还有修建桥梁,需要大量的钢筋,这些东西,可不便宜,虽然尽量的用绕路的方式,避免了修桥,但上百座较大的桥梁还是要的。

  中原地区修建桥梁的技术,由来已久,能够跨越渭河的便桥,跨越灞水的灞桥,就不小,但有了水泥钢筋之后,朝廷对于桥的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即便不能跟后世的高速公路大桥比,但比后世的乡村公路的桥也能不差,至少要保障载重几千斤的车子,在上面行走的时候,毫无压力。

  所以,这个工程,需要这些年已经在基建项目工程技术上,有较大进步的各个工程组,再度的提升自己的技术,最多两年时间,要做到全线贯通,并且将沿途换马休息的驿站,客栈等配套设施,全部跟上,三年之后,下一届运动大会召开的时候,这条道路,要整体实现快速畅通使用。

  而且,这条公路的修建计划,与李承乾提出的每年用于大唐内部基础项目建设的,五千万贯以上的经费,并不相干,是要同时进行了。

  一下子在基础建设上面就花出去两亿贯,还不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开支,整个历史上来说,也是没谁了。

  但是,大唐就是这么敢花钱,即便是贷款花,也没有人不同意,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朝廷把这些钱花出去,受益的是百姓,基础建设好了,百姓们的产出效率就高了,商业也更发达了,然之后,就会不断的回馈朝廷的税收,反正朝廷现在除了税收之外,还有各种开采手段,或者金融手段,不断的使手上能用的钱财变多,不怕没有钱财方面的来源。

  随着北方百万劳工齐聚山南道,第一次在山南道过年的李世民夫妇和太子李承乾算是见识到了数百万人一起劳作,筑垸田的场景。

  大唐能有今天的富裕,除了孙享福在生产力技术上狠狠的推动了一把之外,与百姓们本身的吃苦耐劳也分不开,以往的时候,北方百姓,一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