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5章 贞观七年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贞观七年的春节,整个大唐的百姓都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渡过,除了九垸县孙府那几间供学习的房间内。

  这里教授的知识,已经有些脱离了大唐的现实社会,所以,李泰这帮小子们,有点像听故事一样的,听着孙享福对凭空构想出来的海外世界的生态环境,动物,植物的一些描述,倒是让他们对海外的世界,升起了更多的好奇心。

  “赵河,王强,张林,二小,你们四人,将代表我们农门,进行海外的第一次农业探索,对于你们各自需要引进的物种,以及种子的保存方法,你们都记住了吗?”一堂课的教授完毕,孙享福最终点了农门四个第一代子弟的名字道。

  他们正值青春年少,体力和精力都是最旺盛的时候,孙享福此前把他们从善阳带过来,便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农学本事学的已经够扎实,足够做专项研究了,不过,现在却是只能将这个引进物种任务交给他们了,因为,孙享福找不到比他们更合适的人选了。

  “虽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存在,但是,我已经将烂熟于胸了,您可是答应过我们,这些物种若是真的存在,回来之后,就让我们研究种植的。”赵河眼神中有些兴奋的光芒,拍了拍自己的笔记本道。

  孙享福给他们画了一个很大的饼,什么亩产万斤,再也不用担心天灾之类的话,已经将这些少年的的血液,刺激到沸腾状态了,倒是让不能出海的孙小妹和张进两人看向他们的眼神中,有些羡慕之色。

  “放心,这段时间我跟你们讲的东西,理论上,应该都是存在的,或许会与我的描述有一些出入,但是你们仔细分辨就好,如果真的能将这样的物种引进到咱们本土,那么,史册上,一定会留下你们的大名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谁叫咱水性好呢!”

  “嘿嘿,就你小子的水性,也叫好?去了海上,你就知道,水性好根本没什么用,坚强的意志,谨慎的心性和丰富的经验知识,才是能在海上保命的关键,你们只有半个月时间在这种安逸的环境里学习了,上元节之后,就随我出发,先进行一趟为期四个月的海上训练再说。”

  赵龙算是赵河的伯父了,几年的海上行船经历,虽然让他掌握了更多的航海经验,但是,也对海洋有了更深的敬畏,那是一个发起怒来,人力无法抗衡的存在,时刻保持精神紧绷,谨慎小心,才能更大几率的避过一次次可能魂灭他们的危机。

  记得有一次在倭国海边,用来监测空气湿度的干锯沫,出现了黏合潮湿的情况,他们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了以最快的速度,离开那片海域,拉水轮的牛被他们鞭挞的不堪驱使了,他们就三人一组,轮流的用人力推动水轮,持续了两天两夜之后,他们成功的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