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5章 任务艰巨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有大碗酒,大块肉销售,随便一个中级军官,都能拿出千贯钱来买刀的情况,想要在大唐出现,只怕有点难度。

  因为,即便是剔除掉十倍左右的人口差距,唐初与宋朝的财税总量,也还差着近二十倍。

  孙享福大概算了一下,大唐的青壮劳力如果月收入能有宋朝时期城镇居民的那个层次,即,每个有工作的轻壮劳力,月收入达到二十贯左右,估计他们还是会很乐意让家里的孩子先去读几年书,再考虑出来做事的。

  以大唐现在普遍的青壮劳力月收入一贯左右来算,还要将其提升二十倍左右,才具备让普通百姓识字率达到北宋年间的一成五以上的水平。

  这个任务,不是一点点的难度,连孙享福,都没有什么信心在一代人之内做到。

  “阿爷说,前些日子,国子监有博士上奏陛下,说,既然本国目前招收不到那么多学子读书,可以放开学子的国籍限制,让所有的国家有条件的贵族子弟,都能够到我大唐读书,等他们学有所成的时候,咱们再给他们做官的机会,将他们留在咱们大唐,这也是能扩大我大唐吸收人才的范围的一半办法,并且,还能通过这种体系,防止别国的崛起,毕竟,没有了这些精英人才,他们的国家,就很难法扎按起来。

  陛下听了这个建议后,大为赞许,给那位博士加了官,不过,具体这件事情怎么操作,需要阿爷和孔祭酒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历史上,贞观朝从贞观四年开始,来大唐留学的外籍学子,就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鼎盛时期,光是中央学府国子监,就有数千外国学子进学,然而,它具体给大唐带来了什么好处吗?

  文化传播方面,或许有一些,但是这些学子,却并没有都留在大唐为官,为大唐做贡献。

  就拿派遣人数最多的倭国来说,可有一人学成之后,在大唐做到高官,青史留名了?

  没有。

  孙享福没有读过多少历史书,但是,关于唐朝的电视剧还是看过不少的,几乎是完全没有印象大唐出过什么倭国国籍的名臣。而且,除了武将方面,就没有出过什么有名的胡人文官。

  所以,他听到这个计策之后,觉得,想法倒是不错,不过,真要执行的话,有待商榷,至少要区别对待,倭国鬼子,就算再有钱,也不能传他们真本事,佛经,儒家学说这类的,教教他们倒是可以。

  “这事,回头我还要跟阿爷好好聊聊,对了,夏粮收割完,大军就要出征了,你这边想好了誓师仪式上,排什么乐曲了么?”

  依照以往的惯例,其实一般都是一通鼓之后,全军将士喊几句‘风,大风’或者‘万胜’这类的,就算了事了,可现在有了专业的军人文工团,自然是要改一改,弄的更上档次一些。

  “妾身这么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