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4章 给杜正伦出的主意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韦挺和李公淹的经营下,农部已经不像刚成立时那么冷冷清清了,吏员,杂役多了不少,还被有好几个像杜构,韦振这样的关系户子弟,在衙房内听用,现在诸事繁忙,只要是个能写会算的人,这边都能用的上。

  李世民早就下了旨,春耕期间,关中所有地方州县衙门,上至刺史,下至杂役厨工,全部归农部调配,组织过数百万人力,耕种过千万亩良田,可以说,这是农部成立之后,最荣耀的时刻,而往后农部的工作要怎么干,就看今年这个样子怎么打了。

  将在衙的官员召集到了自己的衙房,说了一下刚才在御书房里,和李世民敲定的农业规划之后,孙享福最后下令道,“韦侍郎,你立即草拟一份集结令,发往关中各地方衙门,让各州县所有主政官员,包括底层的里正,村长,三天以,全部到达咱们的试验田。

  另外,在报纸上也刊登消息,三天以后,农部将会公开教授大家新的整田,耕种之法,有条件过来学习观看的百姓,朝廷提供三天免费的茶水饭食。”

  “这样一来,咱们可能要招呼数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只怕人手不够啊!”

  咋一听到孙享福有这么大动作,韦挺和李公淹两人都是兴奋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农部要粮食没粮食,要人每人,支撑不起那么大的局面。

  “放心,明天陛下就会派冬训的十六卫大军前来听用,粮食就先从他们的军粮里面出,饭菜伙食,也由军营的伙房提供,等之后咱们试验田里的粮食产出了,补给他们就是了。”

  闻言,韦挺和李公淹恍然大悟,有大军来帮忙,这些事情就变的简单的多了。

  而且,借用军粮,然后用田地里的产出归还的手法,是个非常好的想法,要知道,有免费的饭食提供,百姓们赶来学习的热情就会大很多。

  他们现在就该反省了,为什么自己总是不能像孙享福这么灵活的运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呢?或许,这就是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坐上高位的原因吧!

  “都督,幸福村那边,一些瓜物和棉花物已经育苗,如果按照朝廷的规划,关中今年要种植八百万亩小麦的话,只怕会多出不少。”

  “没关系,到移植期的时间还早,除了留下一些种苗种在靠水的田地之外,可以把多出来的种苗输送到洛阳那边,现在先算好数量,去信让洛阳那边做好准备接收,完全来的及。”

  农部有了逐渐向全国铺开了的体系之后,可调配的空间就大了,这些经济作物到了这个阶段,也是时候开始走出关中,让全国更多地方的百姓受益了,而且,种植经验,也是需要靠慢慢累积起来的,适应了这种新的育苗播种法,今后再有其它类似播种的作物,他们也更加容易上手。

  “还有个情况,这几日,咱们农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