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8章 荆州局面定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大堤的内侧,还要筑上小堤,让整个堤的占地表面变宽,腰中段,受力,无有倒塌的危险。

  除了大堤两侧的护堤林之外,大堤本身也要种上大水难以冲刷走的护坡草,当然,目前的工作只是筑堤,草的话,基本不用怎么种,一两年就会自然长满。

  树苗,则是要开苗圃培育,以白杨和水沙最佳,这两种树长的非常快,不怕水,长成之后,枝叶非常繁茂,当地百姓可以砍枝为柴,树干,也是用于建筑的好材料,五到八年,就可以轮换砍伐种植一轮。

  最关键的是这两种树的树苗很简单,几乎是插枝就能活,孙享福只需要安排一帮人专门去干这样的活就行了。

  上元节前一日,孙享福从工地上回到了荆州,两三天的适应期之后,工人们已经知道怎么干活了,可别看几万人的场面很大,其实,每天也就筑个几百米长,就算后面因为工具更加充足,大家做事熟练后,速度会提升不少,但也提升的很有限,只怕这一年的时间,能将这一个垸筑好,完成垸内的水利设施,就已经算不错了。

  实际做过之后,才能理解,为什么后世的五百多个垸,需要几个朝代,近千年的累积才将其全部筑好,因为,没有那个朝代,敢像孙享福这样,把几万人弄来全职筑垸,这个开销,朝廷是很难承担的,光是这一个垸,放在别的朝代,同样的人手,起码要两三年才能筑成,遇到什么国家动荡,或者经济紧张的时期,还得无限期停工,而得到的,只是四万多亩垸田而已。

  以这些筑垸的工人每个月几万贯的消耗来算,光是工钱方面的投入,就会让这些田地的均价达到了十几二十贯一亩,在有其它土地可以耕种的情况下,专们花钱筑垸,是得不偿失的,而孙享福之所以做这个得不偿失的项目,是因为,他想通过这些今后注定会连成片的垸堤,彻底的解决荆襄地区的水患。

  “应公,陛下召我回去主持关中春耕了,明日,我便要出发。荆州这便的局面已经基本打开,按部就班的推进下去就可以了,过一段时间,关中会有船来荆州,到时候,这边几个主要城池的码头应该已经建设完毕,就到了您推动当地商业发展的时候了。”

  “正明不过了上元节再走么?”

  “不了,关中的春耕也耽搁不得,另外,朝廷派往西域的使节团队过几天就要出发了,我争取赶上,给他们送行。”

  “那好,对于商事,老夫还是有些信心的,你回去之后,且按照咱们商定好的安排便是了。”

  这个时期的商业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买和卖,当本地的一些东西,有人明码标价来收购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有人把它弄出来卖,官府,只需要做好宣传,管理好税收,就能从中得利。

  比如,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