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5章 以往和未来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筑材料方面的税,都能抽出过百万贯来。

  几乎都不用孙享福解释什么,事实已经告诉大家,官俸制度改革带来的好处,他再度出班道,“朝廷实行官俸制度改革,大大的刺激了市场上的交易量,使得商业税收暴增这是必然的,这一块收入的增加,足以补充官员俸禄增加带来的开支,还能使税收结余增加三成。

  可见,在全国实行官俸制度改革,刺激全国的交易市场,是有必要的,至少会给朝廷的税收结余总额,带来一定的增加。

  当然,就算全国各地的税收盈余都增加一两成,加起来也不过是几十万贯而已,并不算什么,也不是张侍郎刚才提到的问题的重点,那么臣再说说,不敢苟同他说的其它几点原因。

  首先,两三年以后,朝廷的税赋,是足以支撑新增加出来的,大约每年五百万贯官俸的开支的。

  虽然明年仍然会有超过千万亩的下田退耕,然而,也会新增超过五十万户以上的百姓为朝廷纳税,光是北地,新拿到安北大都护府几座郡级城池的户籍的百姓,就会多出十几万户。

  还有从东北高句丽那边迁往关中的十几万户百姓,以及东北新归降的四部,共计约十万户左右的百姓。

  当然,还有原本在穷山恶水里居住,基本不给朝廷交税的各个少数民族百姓,他们明年被迁出来后,将会得到大唐境内产出比较高的上田耕种,开始为朝廷创税。

  依照我大唐总人口户数做比例来算,这五十万户百姓,就算初期会给予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但也绝对能让总税收增加一两成以上。

  不过,这也还是几十万贯的小钱,不值一提。

  真正的大头,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岭南越国公今年已经奏报,并且开始落实的编丁成户,让岭南百姓和中原百姓一样向朝廷纳税的事,明年初,基本就能在岭南十二州全面实施。

  以岭南的人口,田地产出,以及商业产出,一旦像中原地区一样,为朝廷提供税赋,那么,每年至少是百万贯起步。”

  以往,整个大唐的税收才三百万贯左右,可孙享福现在却说,光是偏僻的岭南的税收,就会有一百万贯以上,然而,却没有任何人出来反对,因为这是事实。

  去年关中大旱的时候,岭南就白白送给了朝廷几百万石粮食,以当时的市价算,那至少都是好几百万贯,而如今,粮食产出,都已经算不得他们的收入大头了,因为他们还有糖,有精制海盐,有即将大批量制造的水果罐头,海上贸易等等,加在一起,创税一百万贯,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所以,当知道盐糖之利的大臣们听到孙享福说这个的时候,都纷纷点了点头,继续将目光汇聚到他这里,等待他的下文。

  “第二,是渭南新城,明年,新城的建设力度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