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3章 蓝莓的坑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够供养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几十万大军了,后来,关羽失了荆州,蜀国瞬间就变的穷困苦逼了,诸葛亮时常感叹,若荆州在,蜀国何愁钱粮之忧,可见其当时的农业产出有多高。

  荆州之地,能带动大唐的整个中部发展,是继关中之后,大唐往中部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位置,后世的武汉,即现在荆州辖下的江陵城,那可是建国后,我国的三大城市之一,到了二十一世纪,才慢慢被南方的经济特区赶超。

  对于这份东西,孙享福就只能编一个合理些的解释了,道,“陛下,这是臣的第两千零一十八个想法,里面所说的湖北,就是洞庭湖以北的荆襄地区,这里在三国时期被称之为兵家必争之地,除了因为其地理上乃是四战之地外,主要还是因为其土地肥沃,农业产出多,能够供应军需,臣时常在想,关中之地改革获得初步成功之后,那么,下一步,就应该是面向全国推进朝廷的各项制度改革了,处于中部的荆襄之地,就是首选······”

  “这么说,你提前为朝廷做了很多农业方面的构想喽,那在荆襄之地种植水稻,真的能像你这里面写的一样,亩产达到一千几百斤?十几石之多?”李世民被孙享福的长篇大论提起了兴趣,追问道。

  “呃,如果稻种改良成功的话,问题应该不大,对了,陛下您叫臣来,就是问这些的?”

  现在孙享福比较庆幸的是,他在默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没把后世的一些地名什么的套用进去,只是说了农作物的一些标号,李世民很自然的以为,这是孙享福在教导农门子弟的时候,经常使用的类似一号试验体,二试验体之类的东西,倒没察觉出什么问题。

  不过,逮到了机会,孙享福还是赶紧岔开了话题,这东西要跟李世民讨论的多了,就容易出现漏洞,现在他很后悔没有好好的收拾书房,将这些东西藏好,好在大多数东西,他平时都收在了书房的暗格里,没有被李世民找到。

  “你去王家和崔家,谈的怎么样?”李世民被孙享福一问,终于想到了自己找孙享福来要谈的正事,把话题拉回正轨问道。

  孙享福自然是顺着他的问题,老老实实的回答了,道,“陛下,花椰菜这样种植起来风险大,又比较耗费劳动力的农作物,臣会交给王氏去种,为此,他们答应了臣,在朝廷在北地推行公民制度的时候,会鼎力支持朝廷的政策,而且,是即支持公民制度推行,又支持将私奴放良,改换成雇佣制的政策······”

  接下来,孙享福把自己如何跟王旭以及崔缇的谈话经过,都跟李世民讲了讲,倒是让李世民越发佩服孙享福的才能了。

  如果真的如孙享福所说,世家子们能够放良门下所有的私奴的话,这可就是朝廷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