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章 画龙点睛_毕业后我当了龙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八大龙王,更有许多与龙相关的典故,许多寺庙的照壁都是用的龙雕,这倒也寻常。

  问题就在于澜济寺的浮雕已经制作了好些时日,上色的工作也在一个月前就完工,按说早该正常验收使用了,但偏这龙的眼睛迟迟不点,至今仍是一片空白。

  相熟的香客跟寺内打听,原来是谨慧法师认为龙眼乃龙的精魂所在,眼睛画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整幅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需要慎之又慎,为此他参考了许多资料画册,却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方案,才迟迟不肯上色,僵持至今。

  听了这段缘由,游客中有人对谨慧法师的态度表示佩服,也有人很不以为然:“不就是眼睛吗?能有多难画啊,别的庙里也有许多画龙的,我看不就都挺好。”

  “可不是么,为了一个眼睛浪费一个月太不值得了。”

  “这浮雕已经做得很好了,眼睛能差到哪去,我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大师还想把龙画活了不成?”

  有人闻言调侃,“别说,大师不会是听了画龙点睛的故事,被那故事忽悠了吧?”

  画龙点睛说的是南北朝时期的画家张僧繇的故事,传说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有人问他,他说:“画了眼睛龙就飞走了。”

  人们觉得很荒唐,张僧繇就给其中两条龙画上了眼睛,过了一会,雷电打破墙壁,那两条龙便乘云飞去了天上,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都还在。

  这个故事在华夏流传甚广,张僧繇的画技之精湛由此可见。

  此时提起这个,不免有几分揶揄的意思。

  谨慧法师的艺术成就固然非凡,但如此执着于这小小的龙眼,在旁人看来,多少有几分想要自比古时名家的意味。

  谨慧法师不愧是高僧,围观人群窃窃讨论,他依然不动如山,兀自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

  “他们懂个屁,我支持老和尚。”薛沉转头跟简兰斯吐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听过吗?龙的眼睛就是很重要,眼睛画好了也许不会活过来,但眼睛画不好一定会死。”

  简兰斯疑惑:“会死?”

  薛沉认真脸:“会被我喷死。”

  简兰斯:“……”

  这时一个年轻和尚打头,领着一个四十上下的男人过来。

  那男人穿着质感上佳的西装,手上还戴着一串佛珠,他不像其他香客那么拘谨,上来直接走到谨慧法师身前,爽朗笑道:“谨慧大师,这龙你还没画好吗?”

  被那人挡住,谨慧法师总算有所动作,双手合十对着他宣了声佛号:“周施主,又见面了。”

  “大师就是太讲究了,所谓心诚则灵,其实心意到了就行。”男人语带揶揄,抬头看了浮雕一眼,又道,“我预订的法会还有几天就举行了,法会前这浮雕能完成吧?”

  原来这男人正是捐款重修影壁浮雕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