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节 蚁与龙斗(一)_全球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老板是药材商人,张老板是大米商人,与黄大福一起是那屯县最大的三个老板。

  之所以请此三人来,可以算到帝国皇帝李亦奇的头上。

  何解?

  李亦奇四处做生意(他不打仗就是做生意),积极推进海外贸易、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时,李亦奇夹带输出中华文化。根底浅薄的南洋诸国深受影响,全面进口了大元的文字、生活方式,乃至思想。

  那屯与扶南国(位于今柬埔寨至越南南端)接壤,中间存在着大片未划界地带,那些地带是什么?俱为森林,是钱啊!珍贵的木材,贩运到大元帝国,盈利几达十倍!

  为了经济利益,林邑、扶南时有磨擦,小冲突接连不断,二国官兵在十年中还大大地打了二仗,死了好些人。

  一个国家,在打仗的时候,必须凝聚民心,而儒家思想,就是世间最好的凝聚剂,她让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传承二千多年,虽有分裂,却始终统一在一起,认同国家统一,世界上就此一家,别无分店!

  现在儒家思想连一个空前巨大的帝国都粘合如同铁板一块,更不用说小小的那屯城,所以刘先生、王老板和张老板加上黄大福都受过儒家熏陶,素有忠义之心,不过他们忠的不是传来忠义思想的帝国,而是他们脚下的那一方热土!

  在先前与扶南的作战中,这几个人齐心协力,积极组织人手,捐钱捐物,辅助官军作战,合作惯了,黄大福遂请他们一起来商量。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红缨枪,不是吗?帝国李某人说的哩。

  黄大福的三个朋友很快来了,黄大福说出了他的想法:他要造反!

  虽为小民,他们忠义之心令肉食者(当官佬)汗颜,四人众口一词:宁可一死,绝不当亡国奴!

  刘先生深思熟虑地道:“光是我们四个人还不成,必须有官方的人一起参与,本县管政的黄县令和管军的仇都尉、江都尉都在本地任职五年,与扶南打过仗,对于国家,比较忠心,昨天接到了通知准备投降,晚上黄县令召我饮茶,说起来就是唉声叹气。”

  于是四个人一窝蜂地跑到县衙,求见黄县令,黄县令对四人的想法满是称赞,不过他为难道:“本县是朝廷的官,国王有诏,要本县归顺,若不归顺,是为不忠,日后发号施令,也是……”

  四个人心中暗骂黄县令老奸巨滑,明明也是想造反,却不肯出头。

  黄县令想出解决方法道:“本县出个公告,即日起把本县事务归于你等管理,如何?”

  黄大福道:“大人此言差矣!大人为一县之长,若不出头,何人可以出头?我等皆德行浅薄,岂能担起如此重任?”

  黄县令摆手道:“嗳,你们是行的!有热情,有威望,有钱粮,不是你们,还是谁?”

  ……

  好说歹说,黄县令执意不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