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绵州巴歌_玄武奇侠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地口音,解释道:

  “绵州巴歌是传唱于四川罗江和玄武一带的古老民歌。

  中江县古称玄武县,凯江流经罗江县与玄武县,所以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二人谢过老人,向前走了约半个时辰,远远望见了兴隆镇。

  妙音告诉朱智涵,廖春雷的家在镇上。朱智涵决定先去廖春雷家,准备邀他一同去大镇。

  二人进场镇后,问了几个乡民,在“兄弟茶馆”找到了廖春雷。

  廖春雷开的茶馆顾客盈门,生意红火。

  一楼的茶客大多是附近的市民、过往的挑夫、工匠和小生意人等。

  二楼全是“雅座”,是商人或帮会联谊的场所。

  廖春雷见妙音和朱智涵到来,喜出望外,急忙请进二楼包厢,一起喝茶叙旧。

  妙音问廖春雷怎么开起了茶馆?

  廖春雷告诉两位老朋友,四川红灯教起义被清廷镇压后,他和一些教民加入了反清兴汉的哥老会组织,秘密开展活动。

  他以开“兄弟茶馆”作为掩护,在二楼秘密设立了哥老会的“义字”堂口。

  不到半年时间,在兴隆镇及周边发展了一百多名袍哥兄弟。

  廖春雷担任了“义字堂”舵把子大爷,按照哥老会“内八堂”和“外八堂”制度,严格管理袍哥堂口,积极谋划反清起义。

  正闲谈间,张门师兄吴开弟来访,廖春雷将吴开弟介绍给朱智涵和妙音认识。

  原来,吴开弟和廖春雷都是“蛤蟆神枪”张玉麟的徒弟。

  吴开弟十四岁进入张玉麟家做佣工,由于勤快好学,深得张家人的喜欢。

  后来张玉麟收吴开弟为徒,亲授“蛤蟆神枪”绝技。

  有一次,吴开弟在田间放牛,邻居家的牛跑过来打架。

  两条牛斗红了眼,越打越凶,吴开弟用牛鞭根本驱赶不开。

  眼见自家的牛被邻家的牛按压在田埂上,随时有被顶死的危险。

  吴开弟急了,大吼一声,冲到两条斗牛面前,双手抱住邻家的牛头,用力将其头扭转过来,再强行将两条斗牛分开。

  吴开弟通过十几年的勤学苦练,琢磨出一套得心应手的套路。

  与人交手时振臂作声,气从鼻窍喷出,如猛虎吐涎。

  加上行动敏捷,疾若闪电,少有敌手,其技法称为“野猫背鸡”。

  当年英法入侵我国北方时,清廷重新启用雷正绾。

  他派儿子雷春廷回乡招兵,吴开弟毅然入伍成为雷家军。

  雷正绾的卫队长战死后,军中以武功选拔卫队长。

  吴开弟凭“蛤蟆神枪”绝技,取得马战第一名的成绩。

  又以青龙掌法,取得拳术第一名的战绩,因此被提升为雷正绾的卫队长。

  吴开弟跟随雷正绾驰卫京畿,抗击英法等外国入侵者。

  十四年后,雷正绾病死,吴开弟将其送回中江老家安葬,自己也回到中江县的魁山坝老家娶妻养子。

  朱教玉和吴开弟曾先后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