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石牛对石鼓_玄武奇侠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尔丰对张献忠锦江藏宝的传闻,似信非信。

  疑问道:“张献忠撤离成都时,完全可以把金银财宝随军带走,他为啥子要把财宝埋到锦江里面呢?”

  老幕僚想了一下,只好耐心地给总督讲述张献忠撤离成都时的情况。

  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国后,由于天府之国饱受了战乱之苦,造成粮食奇缺,时有人吃人的事件发生。

  张献忠治川无方,又经常滥杀无辜。大西建国刚两年,同时受到了北方清军和南方地方武装的大举围攻,眼看成都不保。

  张献忠曾五次进出四川,他打算来个第六次。

  张献忠下令义子李定国,将府库中的金银财宝装入一千余艘宝船中。

  准备从成都锦江启程,带领大西军从长江水路撤出四川。先退到曾经占领过的湖广一带,企图东山再起。

  可是,当大西军的船队到达彭山境内时,遭到了南明参将杨展的猛烈火攻,烧毁了上百艘宝船。

  张献忠只好率水军退回到成都,准备改走川北的旱路,打回陕西老家,在家乡开辟新的根据地。

  张献忠心想,如果走旱路,府库中巨额的财宝必须要派大量民工运输。

  然而,在粮食奇缺的情况下,金银已买不到多少粮食。带上那些不能吃,又不能嚼的巨额金银财宝,反而成了行军和打仗的累赘。

  因此,张献忠决定只带走部分随军所用的金银财宝,府库中其余的财宝秘密进行水藏和旱藏,并做好记号。待下次攻进成都时,方便取出来使用。

  赵尔丰听后大喜,觉得张献忠在非常情况下,将府库中的金银进行秘密埋藏,确实在情理之中。

  可是他又想,传说张献忠把财宝藏到锦江里,是一些人的凭空想象,还是有什么历史依据?

  他急令幕僚,快些去查找关于张献忠的藏宝史料。

  几个幕僚去查阅文史资料,其中《明史》《蜀鉴》《成都县志》和《华阳县志》等书籍,都有关于张献忠藏宝的记载。

  他们把书搬进总督府,并把重要内容念给赵尔丰听。

  据《明史•流贼传•张献忠传》记载,张献忠占领成都后,“用法移锦江,涸而阙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

  又据《绥寇记略》记载,张献忠“用法移锦江而涸其流,穿数仞,实以黄金瑶宝累万亿,杀人夫下土石以填之,然后决堤放流,名曰涸金。”

  赵尔丰是武将出身,听不懂那些文言,要幕僚直接用口语讲给他听。

  老幕僚告诉总督大人,据史料记载,张献忠撤离成都时,先将锦江截流。

  在河底挖深数丈的坑,把无法携带的金银财宝埋下去,再用土石把坑填平。

  然后决堤放水淹掉藏宝坑,这种方法叫“水藏”,或“涸金”。

  赵尔丰听罢幕僚讲解,喜滋滋地说道:

  “看来民间传说的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