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胆子再小一点_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也去。”

  “嘿嘿,难得的机会,正好跟您学习学习。”

  坏老头笑得慈祥:“好,好。都去,都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杀到第二手术室,门口的护士吓了一跳。

  其他人不认识,传染科的杨爱国杨主任,退休之后返聘,本院年纪最大的在职医生,张院长的恩师,谁不认识。

  这么多传染科的人来手术室,是要干啥?

  她赶紧恭恭敬敬地送上无菌拖鞋,目送众人簇拥着杨爱国向里面走去。

  看到杨爱国亲自出马,连李一山都赶紧奉上笑脸:“杨老,怎么你还亲自过来了?”

  “伤寒啊,我能不来吗?”

  老头子看过病历,慢悠悠地踱进手术间,慈祥地说道:“小丫头,别紧张,我给你检查一下。”

  何静无动于衷。

  老头子什么样的病人没见过,毫不在意地检查起来。

  一圈医生围着看,由于人数太多,后面的只能伸头伸脑,从缝隙里看个一星半点。

  检查完毕,一行人回到医生办公室。

  众人眼巴巴地瞧着老头,等他下结论。

  在外面,老头子就不卖关子了,爽快地说道:“李主任,高度疑似伤寒。”

  在这方面,他是本院当之无愧的权威。

  一言既出,刚才还气势汹汹质疑王磊的人们全都偃旗息鼓。

  李一山当即拍板:“请消化科会诊,行镜下取异物术。”

  “同时按伤寒手术做准备,如果镜下取异物失败,转手术治疗。”

  拍板之后,他才转向老头子:“杨老,具体给我们讲讲呗。”

  杨爱国点点头,一五一十地分析起来。

  其实他说的东西并不高深,其中的大部分,王磊已经在群里说过。

  但规培生说的,大伙就不爱听。

  你见过伤寒吗?

  还不是跟我们一样,从教科书上看点理论知识,然后连猜带蒙?

  杨爱国说的,那可不一样。

  人杨老那是传染科活化石,亲身经历了多次伤寒爆发。

  见过的伤寒病人,比你规培生见过的全部病人都多。

  医生这一行,经验和水平非常重要。

  同一个病人站在面前,有的医生就是看不出名堂,有的医生却能一眼看穿。

  这就是差距——客观存在的,不得不服的差距!

  除此之外,杨爱国还比王磊多了个证据:流行病学。

  王磊靠自己看,勉强看到了三十来个疑似病例。

  杨爱国虽然没向上报告,却派人到各个科室收集大量相关病例,做了初步汇总,以帮助做流行病学诊断。

  伤寒的诊断分三个方面——

  1:流行病学诊断。

  2:临床诊断。

  3:实验室诊断。

  其中实验室诊断是金标准,但时间不够无法得到结果。

  王磊能对外说的也就是临床诊断,自然没有说服力。

  杨爱国在他的基础上,加了流行病学诊断,说服力倍增。

  杨爱国说完后,有个年轻的女医生问道:“主任,您早上说的‘自己悟’,是什么意思啊?”

  老头子笑了笑:“你们肯定很奇怪,还没有确诊伤寒,为什么要开针对伤寒的无渣饮食?”

  他抬起头,看向天花板,老眼微微闭合,仿佛在缅怀着什么。

  “我这辈子,从伤寒上得到的最大教训,就是胆子要再小一些,把病情看得再严重一些。”

  “执行无渣饮食,病人会损失什么?”

  “最多也就吃得不好,难受一些罢了。”

  “但假如真的是伤寒,却又没有执行伤寒饮食,会是什么后果?”

  立刻有好几个人争先恐后地回答:

  “肠穿孔。”

  “会死。”

  杨爱国点点头:“对啊,天平的两端孰轻孰重,不是很明显吗?”

  说到这里,他看向李一山:“李主任,老头子我很佩服你们外科啊。”

  “这次的疑似伤寒,每一个都不典型,但你们偏偏就揪了出来。”

  “这嗅觉,敏锐得很啊!”

  “而且,充分做到了胆子小一些,看得重一些。”

  “我很好奇,到底是哪几位医生这么厉害?”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