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1章 帝国两派之争_大明之崇祯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上即便有禄蠹,尚有都察院与东厂监督之,尔等之建言无非是想商人参政而已!

  可是,一旦商人参政且控制朝政,张某想问,而今如果真免了北方与关外之农税,如果商人再通过两院制定减税法案,要求朝廷税赋缩减到崇祯十七年以前,数百万军队以及文武百官和数万学子的供养以及每年达数百万银元的教育经费与科研经费,如何维持,我内阁如何才能一边秉承你们两院的减税旨意一边又要办成这些大事?”

  张煌言这么一质问,帝国经济改革委员会主任王家勤回了一句:“你是首辅,自然是你想办法,如何腾挪如何周转如何想出敛财之计,你们内阁自然有办法。”

  “王主任!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设立了两院,立法规和定税赋的权力在你们手里,你让我做首辅的如何想办法敛财,我又没兵,难道还能拿枪逼着你们不成。”

  张煌言大声呵斥了起来。

  “其他大臣还有什么意见”,朱由检这时候问了一句。

  作为皇帝,他其实很喜欢看着大臣们争吵的样子,在他看来,这也许就是大明最值得自己欣赏的地方之一,不会因为自己这个皇帝站在这里,而群臣就如同一群木偶一样只知道点头称是,说些不痛不痒的太平话。

  通过官员们的争吵,朱由检能发现很多问题,也能发现官僚集团和资本集团的代表到底想要什么。

  大明从三杨以来,便是内阁与百官展开着斗争,以万历以来最盛。

  皇帝基本上不管事或者搞平衡,司礼监到底是内廷机构除了少有的几个太监,大多对政治兴趣不大,且也基本上是皇帝的影子,因而内阁与百官的斗争在大明更多是集权与民主的斗争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大明的文官们除了入内阁的外,很多官员很不愿意被内阁管着,因为一旦被内阁管着就等于被皇上管着,他们就会不自由。

  至少不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权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仅仅是言官不喜欢被内阁管,各部堂官也是一样。

  没有内阁管的他们就是某一个行业的最高决策者,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多了个内阁,他们就等于多了个决议机构,还得听着内阁的指挥棒走。

  所以,百官们本质上是不希望内阁掌权的,尤其是具有资产阶级背景的官员们。

  饶是朱由检也没想到,他们会主动提出以两院制的方式来管控内阁。

  但朱由检还想看看其他官员的意见,官僚集团的官员们对于内阁的看法。

  这时候,组织部尚书温初时又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以为首辅说的极是,商人重利,民众又散而不合,若无强权主导国政,则国政必乱,甚至酿成党争,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便因此而起,殷鉴不远啊,皇上!”

  “陛下,微臣也不赞成设立两院管控内阁,万一发生战事,内阁无法统筹钱粮,则国家危矣!

  而今虽民智已开,但民心也更为分散,难以统合,且随着百姓富裕者增多,自私自利之心也更重,遇事若不关乎自己则避于身后甚至为夺利而毁人清誉;

  若遇事关于自己则上蹿下跳非掀翻官府不可不听任何解释,若设两院管控内阁,则必吵闹不休,国无宁日,朝令夕改也。”

  兵部尚书徐传杰此时站出来说道。

  为书友落失意丶的舵主打赏加更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