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二章 又见主父偃(中)_大汉从种田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与秦国争锋的赵国,除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造就的强大骑兵部队,非常厉害之外,赵国的冶铁技术也十分发展,不然也不可能与秦国争夺天下霸主!而世代为赵国冶炼铁器的卓王孙家族,就是继承自赵国高超的铁器冶炼技术!

  除此之外,其他诸国,如魏国的耕种,韩国的强弓劲弩,燕国...呃,燕国貌似制陶,皮革技术挺不错的...总而言之,战国七雄,各自都有各自的长处,各自都有各自独特的发展方向!

  现如今,七国虽灭,但七国的旧贵族们却依旧存在,他们把控着当地的铸钱,冶铁,纺织,粮食等诸多与民生相关一切产业,而且坐拥大量的土地,农奴,佃户...乃是十足的地头蛇!

  再加上由于百年前的秦末大乱,以及旧六国贵族的复辟,导致连带着秦国的制度也跟着崩溃了...当初,刘邦为了安抚天下群雄,不得不向六国贵族妥协,采用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制度!

  从而直接导致了,汉室中央政府对地方掌控的能力,远逊于当初的秦国,而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几个行业,如铸币权,冶铁,采矿,纺织,粮食等诸多权利无法收归国有,依旧散落在六国旧地!

  比如说,天下最大的纺织中心,大都集中在齐鲁之地,仅仅是临淄附近,织户就多达几十万人,若是连养蚕,缫丝等相关产业也算上,那么仅仅是这一地的纺织从业者就高达几百万人!

  此外,其他如冶炼,采矿,铸造,制盐等等诸多行业,都有各自的汇集地,而且都不在汉室的关中大本营…可以说,在刘彻采纳桑弘羊的意见,实行盐铁专营,将盐铁等相关行业的经营权,收归中央以前,上述的各类相关技术所在地,其实是非常分散的!

  而张然所在的少府,虽然机构庞大,人数众多,顶峰时期高达几十万人,但它所涵盖的范围,也非常的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围绕着为皇帝服务的,比如说,尚书,尚衣,太医,太官,符节等等。

  其中虽然有像织室,蚕观,考工室这类,负责纺织或者冶炼,铸造的部门,但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水平,技术更迭速度,乃至传承等方面,都远远比不上那些,发展了几百年,而且相关从业者,动辄几十万,几百万人的六国旧地!

  所以,张然提出的这个技术封锁,固然对汉匈交战,非常有利,但其所面临的的困难,超乎想象...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归属问题了,而是涉及到大汉目前的制度问题以及中央与地方的权利斗争问题!

  毫无疑问,天子刘彻肯定是想实行郡县制,集权制,效仿秦国将一切权利收归中央,而地方豪强,肯定不愿意,他们更加渴求分封制,渴望更多的权利以及更高的地位!两者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因此,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处理起来极为棘手,若非现在汉室力量空前强大,地方郡国无力玉枝匹敌,说不定,张然的这个计策一处,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七国之乱”,从而导致天下为之动荡!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