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卷大汉名相 第413章迁都与平燕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巴]

  娄敬的这一席话,有理有据,说得高祖不住点头。

  但定都这样的大事,岂能是一个小戍卒一番话就能改变得了的,当下,命娄敬暂退,另召群臣商议。

  大臣们都是崤山以东地区的人,争先恐后地申辩说,周朝建都在洛阳称王天下几百年,秦朝建都在关内只到二世就灭亡了。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函,背靠黄河、洛水,险亦足恃,不如建都在这里。

  高祖听着各位大臣们的议论,越发弄得没了主意。

  想了多时,决定还是召来足智多谋的张良,商量可否,方能定夺。

  张良应招而来,拜见过高祖,在听完了高祖的咨询事项后,略作沉吟,说道:

  “诸位大臣们说的有一定道理。”

  随后,话锋一转,说道:

  “但是,洛阳虽有这些天然的险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田地贫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敌,属于四战之地。”

  “陛下请看当年的魏、韩之国,皆是因为处于此中原之地,而受困受限,所以,洛阳非用武治国之都。”

  “而关中之地,则左有崤函之险,右有陇蜀丛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饶农产,北有可牧放牛马的大草原。”

  “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险要可以固守,又可向东方控制诸侯。诸侯安定,则黄河、渭水可以开通漕运,运输天下的粮食,供给京师所需。”

  “如果诸侯有变,就可顺流东下以运送粮草,足以维持出征队伍的补给。这正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

  “所以,娄敬所说,不为无见,请陛下决议施行。”

  张良的分析全面而深刻,加之素负重望,又深得信赖,高祖听罢,频频点头,随后道:

  “子房此一番见识,才使朕得豁然开朗,如此,就定都关中。”

  随即,高祖说道:

  “这次主张建都在秦地的是娄敬,娄’就是‘刘’啊。”

  于是赐娄敬改姓刘,授给他郎中官职,称号叫奉春君。

  当下,高祖决定择日迁都,命有司整备行装,不得迟延。

  文武百官见皇帝已经决定下旨,也忙不迭地遵旨办理。

  准备停当,到了迁都日期,排齐仪仗,摆好法驾,请高祖登程。

  高祖奉着太公及后妃太子等出宫就辇,向西进发,文武百官,依次跟着随行。

  车驾到了栎阳,丞相萧何,率领值守官员接驾。

  高祖与萧何说起迁都的事宜,萧何道:

  “秦关雄固,形势最佳,只是自从项羽入关以后,咸阳的宫室都被他烧毁了,即使剩下了一些房屋,也是残缺不全的。陛下只好暂时住在栎阳,等臣等带人前去修整宫室,尽快竣工,那时陛下再迁居过去,岂不是更好。”

  于是,高祖就暂时在栎阳住下,派萧何等人,西入咸阳,监修宫阙。

  高祖正在栎阳暂住,北方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