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三四章 盾甲长矛阵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巴]

  魏军继续擂鼓前进,双方的弩箭,你来我往,更加密集。

  那弩箭密集的程度,此时如果有飞鸟从空中飞过的话,转眼间,都会被穿成刺猬。

  当双方距离只剩几十步的时候,魏军弩箭手后撤,“轻卒”突出,嗷嗷怪叫着,向秦军冲了过来。

  只见秦军阵中,一声唿哨声响起,盾牌后面,伴着密集的弩箭,数百标枪带着呼呼的风声飞出。

  这些标枪,长不足四尺,青铜枪头,木杆,飞行过程力道十足。

  这是秦锐卒惯常的武器,每人五支,背在身后,枪头尖锐,近距离投掷或者近身格斗使用。

  那些标枪迎着魏兵“轻卒”们,扎在当胸的、搠脸上的、扎到脖子上的,“轻卒”纷纷倒地。

  后面的魏“轻卒”们一见,箭雨中又有标枪扑面而来,扭头就往回跑。

  不是说让我们诱敌么,这么密集的弩箭和标枪,我们就只能往回跑了。

  跑是可以跑的,只不过,就是后背和屁股都用来接标枪了。

  有个贪心一点的魏卒,屁股上扎了两支,后背上挨了三支,一个人扛着五支标枪,踉跄着跑了几步,实在扛不起了,干脆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秦军的前沿,中箭的,中枪的,一时间倒下成百上千的“轻卒”。

  让魏军将领们奇怪的是,秦军竟然无视满地里倒下的魏卒,没有像乐将军预料的那样,过来争抢割头,也不紧追其后。

  或许是秦军嫌人头不够分?那就再冲击一波。

  魏军的军将,只好驱赶着“轻卒”,再次冲杀过来,挑逗秦军出击。

  秦军铁一样的军纪,此刻起了作用。任凭“轻卒”不断地前突后退,除了弩箭、标枪以外,就是不冲过去割头。

  这让魏军上下一起纳闷,秦军竟然罕见地不冲出来争抢着割头。

  要知道,传说秦军为了一颗人头,甚至连自己战死伙伴的人头,都会被冒充敌头割回去的,那种弄虚作假的事,秦军都做得出来,无非是为了功名,可现在地上就摆着上千颗真正的敌头,竟无动于衷。

  其实,魏军没想到,之所以这样,原因是担任秦前军指挥的蒙恬将军,事前临时颁布了一项规定:这次魏军的头颅,前军的士卒平分。也就是,不管杀死多少魏卒,人人都有份。

  这真是一个英明的决策,难怪被誉为智将。

  蒙恬自接到王贲不准前军贸然出击的命令后,就在军中颁布了这一规定。

  这样一来,任凭地下躺着多少魏军尸体,秦锐卒们,都没有了冲上去抢割人头的冲动。

  因为他们知道,那些人头早晚是大家共享的(原来共享的鼻祖在这儿),让他们在那躺着就是了,反正都有份,没必要违抗军令,跑出去割头。

  就这样,魏“轻卒”几次三番,攻上来,退回去;攻上来,又退回去,就是没法撼动秦前军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