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游湖品茶_极品透视豪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发现几人正在烹水煮茶。

  此时,茶已经沏好,分别注入一盏盏小瓷茶杯,然后送到每个人面前。

  一时间,茶香飘溢。

  “长庚,你的茶道可是越发精深了啊!”

  庞老对着他对面的中年人说道。

  接着端起一杯茶,在鼻端闻了一下,满脸都是享受的表情。

  最后才开始品茶,轻啜慢饮,让茶香在唇齿之间流连,回味无穷,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动作。

  能让这么多大佬沉醉,这个中年人是个茶道高手。

  秦义在心中暗暗想。

  “您老过奖了!”

  尽管庞老口中的长庚已经四十出头,可他在庞老面前,无论是年纪还是资历,都只能做晚辈。

  “庞老说得对,长庚,以你的年龄和天赋,在茶道上,已经很少有人能和你想比。”

  另一个老者喝了一口茶,摇头叹道:“可惜啊,如今人心浮躁,能真正潜下心来钻研的人太少喽,哎!”

  “秦老弟?

  你来了,站了半天了吧?”

  庞老一回头看到晨,连忙笑眯眯的招呼他过去。

  其他人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到秦义身上。

  他们这个聚会,不是一般人能参加的,即便是庞老的儿孙们,也都没叫来,这是一个特定的圈子,不是圈子里的人,来了,也只是徒增尴尬。

  “庞老!各位长辈好!我也到不久,见到这位大师的茶道,被吸引了!”

  秦义笑道。

  “噢?

  小兄弟也懂茶道,不妨说说看?”

  刚才表演茶道的张长庚眼前一亮。

  “茶道博大精深,我只是有一点了解,不敢说懂。

  茶道的内涵,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以繁复而熟练的礼法使人超然物外。

  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秦义毫不怯场,徐徐道来。

  见各位老者都颔首聆听,继续说:“茶道最早起源于华夏。

  至少在唐或唐以前,炎黄子孙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当然,他说的也只是最浅显的,书本里的知识,并没有太深厚的语言。

  “不错,很好了!如今的年轻人,少有时间用心钻研茶道了。”

  清明感慨。

  “难得,这位小兄弟还知道一些。”

  几个人都是微微点头感慨。

  秦义这个开场白让他获得了不少的好感。

  “秦老弟,来,我给你介绍,这位是孔老,专精瓷器鉴定,对玉石也很有研究。”

  庞老拉着秦义上船,来到一个须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人面前,一双眼睛更是仿佛能看透一切。

  “小伙子不错!听你不光通过了庞老的考核,还捡漏了一件孙二娘砚,眼力不错!”

  孙老倒是很平易近人,语气中带着几分夸奖的语气。

  古玩行业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自然是捡漏,也是最容易出名的一种方式。

  捡漏可不是谁都能捡的,需要毒辣的眼力,丰富的知识,还有当机立断的决断能力,单纯靠运气只存在影视剧中。

  “这位是贺老,专精书画,他本人也是书法大家。”

  这又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庞老介绍的时候,不是说精通,就是专精,实际也是古玩行业中的一种现象。

  几千年下来,古玩浩如烟海,古代传下来的家具,是古玩;名人的书画,是古玩;古代制造的器皿,也是古玩;古代流传下来的珠宝饰,同样是古玩。

  古玩的涉及范围太广,所以古玩行业中全能人才是极其罕见的。

  即便是庞老也不敢说自己精通所有古玩。

  恐怕,也只有秦义是个另类。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