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五十三印度交锋2_新鸦片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这里,杨露蝉又补充道:“现在黄将军部已在剿灭补给线上的英军,等弹药补给上来,我们再行进攻不迟。”

  李秀成还有些不甘心的说道:“弹药一事,可使士兵节省用弹。若是实在不行,还可使用缴获的英军武器,队伍中有很多老兵使用过燧枪。标下以为,英军一定急于离开科希马,此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杨露蝉脸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眼前进谏的若是左宗棠或许他便准了。但是。李秀成毕竟是个刚出学堂不久的年轻人,杨露蝉犹豫起来。他实在担心补给上地困难,如果中军主力出现问题,其他三路人马的战果便会白费,想到这里杨露蝉说道:“这样,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英军的动向,另外派遣人催促一下后方的补给。”

  正在此时,有通信兵来报:“大将军,前方来电,英国人在未时初起了进攻。”

  最近几天。英军不断的起进攻。面对英军接连的反攻。杨露蝉加重了防御为主地心思,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李秀成的身边拍着他的肩头说道:“就这样吧。”

  李秀成从掩藏在树林里的地垒走了出来,他的情绪有些失落,通过对前线战报的分析,李秀成很有把握认为英军会撤离科希马,甚至李秀成认为最近英军的进攻就是在掩饰其撤离的意图。

  他摘下了头上绿色的军帽,午后的天气格外地晴朗,湛蓝地天空在雨后见不到丝毫的云彩,这样地天气视线格外的良好。李秀成站立在一处山坡上眺望着前线激烈的战况,他的血液在燃烧,他的心中渴望参加前线的战斗。自小听着“说岳传”、“三国演义”的评书长大,在李秀成的心目中一直渴望着指挥千军万马,将男儿的热血抛洒在铁与火的战场。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战斗开始以后前线不断的有担架抬了过来,这些伤员让李秀成感到战况的猛烈。可以说能被担回来的伤员都是不幸中的幸运者,更多的人已经变成了千万块碎肉,肢体四分五裂。而担回到前线医院的伤兵轻则血肉模糊,重则缺胳膊少腿。造成这种伤害的主要是英军的火炮,尤其是重型火炮。这次的科希马战役,联军在火炮上吃了很大的亏,这种情况主要是联军中缺少重型火炮造成的。

  而前线没有重型火炮的原因,又是因为中国海军没有能够夺取到马六甲海峡的制海权造成的。

  缺少制海权运输自然不能走海路,这样中队的运输只有从6路通过。6路上有两条线路,一条从云南到达缅甸。一条绕道越南经万象暹罗到达缅甸,目前两条路都在使用,可由于前者路途艰难,后者路途遥远,导致中队的重型火炮一直没有送到前线。

  李秀成看到这些经过的伤兵,他默默地摘下了帽子,心中越对火炮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收拾起有些怅然的情怀,李秀成快步走向了参谋部的办公室内。相对于外面紧张纷乱的情景,参谋部里是另外一种忙碌。

  地面上最打眼的是十数根相互缠搅的缆线,这些缆线向里间延伸,一直连接到房间里七八台电报机的后面,为报机供电的军人机械地摇着电机上的把手。几个报务员正戴着耳机配合着指压和前线通讯着,在电缆线里频繁传送的电波将集团军参谋总部和下属各镇的参谋部连结了起来,这样各镇最新的战报便能及时送到参谋总部。除了和下属单位联系,这里还负责和其它固定地点的外单位部队相互联系。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