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0、第 260 章_穿到明朝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丧,学生也不能再若无其事地留宿,国舅们此时相邀,倒省得学生另觅居住了。”

  见他说的挺真心,不像含怨的样子,崔燮才略松了口气,道:“你若觉着住他们家不方便,就还回侍讲府吧。我已将那边托付给了谢大人家看顾,张家兄弟无事时也要去跟谢兄学武,你们要探讨写书的事也方便。你住的院子又与花园不相接,清清静静的,若有朋友也可叫到家里小聚,比住外头方便。”

  说着冷冷扫了张家兄弟一眼:“别以为祝举人替你们说话,为师就不问你们抢人的事了。”

  两位国舅后颈的寒毛直竖起来。

  崔先生要折腾弟子,那花样儿可是日日翻新,想避也避不了。哪怕他过不久就得扶棺回乡,在京里不也得停个三七五七的?这些日子就足够把他们俩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了!

  然而他们老师身当丧父之痛,性情竟比平常温柔了许多,没狠罚他们,只说:“我从前抄记了些洪武、永乐朝平海寇的记录,还有日本国遣来国子监就读的监生们的文章,都在我侍讲府书房里。如今应当是谢镇抚遣人收着,你们就问他要书来抄一遍,原稿还给我留下。祝举人写《少年锦衣卫》时或能遇着,他目力不佳,你们替他念几遍,到他用不着为止。”

  这!这都是他们将来当大将、灭倭国时用的着的东西!这还算什么惩罚啊!

  老师果然是伤心过度,都不用心罚学生了!

  张鹤龄兄弟又伤感又偷偷地有点儿高兴,忙不迭地应下来。

  祝枝山也悄悄松了口气——住崔燮家里,那是翰林爱惜才子,教导提携他,住在国丈家算怎么回事?虽说这两位国舅名声还好,可再好也是外戚,他这个文人久居国舅府,叫人误会了甘为外戚做清客,名声可不大妙。

  他诚心谢过崔燮,道:“侍生必定为大人写好新书再走。”

  崔燮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我倒不光是为了要你写书强留你。就是你那眼镜,王造匠他们正琢磨着,如今已做了一副单手拿的双片眼镜,你可以举着它看书,自己调节远近。只是验不准你那眼睛配多薄的片子合适,暂时还不能做成花镜那样架在鼻梁上式的。”

  祝枝山近视多年,手里的镜片也是放大镜,还没体会过双眼一块儿看见清晰世界的感觉,能有个手持的近视镜已经心满意足了,拱手谢道:“允明能重新看清世间,皆托赖大人厚意,何敢得寸进尺?”

  崔燮温声道:“这有什么,眼疾在咱们读书人中也是常见的病了,受其困苦的不只你一人,我做这眼镜也不只为你一人,而是想试出让更多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