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 舟山群岛的“不速之客”_大清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9章舟山群岛的“不速之客”

  3日后,

  抚州府金溪县,300名吴军将城中存银、存粮全部装车,开始从容撤退。

  愿意跟随一起撤退的城中百姓另有2百余人,有帮会分子、有匠人、有读书人,也有些小商贩。

  遵照陛下之命:

  愿走尽走,愿撤尽撤!

  这是一次不错的筛选机会,可以挑出部分心向吴国的本地人。

  吴国没有那么多的文官,所以具体执行事务还是得“以赣治赣”。下次卷土重来时,这些人可作为基层骨干协助管理地方。

  ……

  长长的队伍里。

  一名军官低声说道:

  “指挥使,咱也算看出来了。抚州百姓内心抵触我们。”

  “进城时我们杀了捐输一千两以上的士绅4人。剩下的士绅表面顺从,骨子里仇恨。有他们私底下宣传,百姓能欢迎咱们吗?”

  “属下有些不明白。士绅憎恨我们可以理解,百姓憎恨我们干嘛?吴国的赋税徭役比清廷轻多了。”

  指挥使摇摇头:

  “百姓都信士绅的。”

  实际上,他心中也有些疑惑,琢磨着找个机会请教军法官。

  军法官多是绍兴府书生出身,这帮人懂的多,也许可以解答自己的疑惑。

  ……

  长长的队伍缓慢行进在官道上,

  四周洪水已经退去,臭气熏天,淤泥覆盖。

  死掉的动物尸体随处可见。

  鄱阳湖水患严重,主要是上游山区暴雨叠加夏季长江水倒灌,南北一起往鄱阳湖里注水。

  从而造就了第一大淡水湖,面积浩渺,虽不是海,胜似大海。

  金溪县距离鄱阳湖较远。

  所以,水位下降最快。

  ……

  南赣镇700绿营兵畏畏缩缩的在远处看着。

  来的不是精锐,而是在赣南山区招募的新兵。

  马忠义盘算过,如果吴军使诈设下埋伏圈,那派精锐和派新兵的结局一样。如果吴军不使诈,精锐和新兵的结局也一样。

  带队的是心腹刘路,还有镇标的一员千总、一员把总。

  “刘爷,您可真是豪气干云。”

  刘路摘下凉帽,理了理上面的红缨,慢条斯理道:

  “咱旗人的老传统,闻战则喜,不像你们汉人那般懦弱。”

  把总讪讪的恭维道:

  “那是,那是,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勇士。”

  正聊着,

  侦查的兵丁来报:

  “金溪县贼兵全部撤走了,城门大开。”

  “好,弟兄们,收复失地的机会到了。”刘路表情狰狞,“杀进金溪城。”

  “。”

  ……

  新兵们高举刀矛,迈着喜悦的步伐冲向金溪。

  城门洞开,吊桥放下。

  一些反应快的士绅、书生、商人已经探头探脑的聚集在城门口。

  望见熟悉的三角绿营旗、灰色号服、红缨凉帽时,这些人居然欢呼了起来。

  “王师来了,官军又回来了。”

  刘路却一点不领情,低喝一声:

  “既已从贼,不可饶恕,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