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 乾隆吐露心声,给小嘉庆狠狠上了一课!_大清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4章乾隆吐露心声,给小嘉庆狠狠上了一课!

  永琰攥紧拳头,指关节捏的发白,强行让自己保持镇定。

  乾隆眼神平静,望着自己“唯一的储君选择”,

  开始亲自授课:

  “告诉朕,汉、唐、宋、元、明他们为何会亡?”

  “百,百姓吃不上饭,君王昏聩无能。”

  “还有吗?”

  “没,没了。”

  “永琰你听好了。百姓吃不上饭,会闹事,会造反,但是不会亡国。帝国的精锐军团不听指挥了,从中枢到地方的官吏不听皇命了,才会亡国!”

  永琰像泥塑一般,屏住呼吸,咬着牙聆听。

  他的这种表现倒是让乾隆有几分欣慰。

  ……

  原本,

  乾隆是不愿意讲这些的。

  天家无父子!

  帝王心术讲多了,万一儿子提前用在自己身上

  作为一个嗜权如命的君王,他不可能在死亡之前将至高无上的皇权分给任何人,哪怕是储君。

  然而,

  一场暴病,让他意识到了这样不行。

  假如自己突然撒手人寰,稚嫩的永琰要被朝中奸臣往死里忽悠。搞不好我大清就要出个“仁宗”了。

  所以这缺失的一课得自己亲自补上。

  乾隆待永琰稍微消化了一会,才问道:

  “想明白了吗?”

  “儿臣有些明白了。各级官吏和军队听从皇命,即使有些吃不饱的饭的百姓起来造反,也掀不翻我大清!”

  停顿了一下,永琰艰难的开口问道:

  “如此,岂不是会留下骂名?动用军队镇压吃不饱肚子的百姓。”

  ……

  “我大清有3亿子民,加之天灾不断,想全部喂饱他们是不可能的。朕自认是千古一帝,文治武功远超秦皇汉祖,也喂不饱这3亿张嘴。”乾隆顿了顿,轻描淡写道,“所以,假如地方官吏严格遵循皇命,精锐军团士气高昂,刁民起来造反,对于社稷或许是件好事。”

  永琰傻愣愣,没有开口。

  乾隆的脸上挂满了得意的笑容,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击在永琰的心上。

  “饥荒,就是粮食太少,人口太多。增产粮食很难,减少人口却很容易。所以说,偶发的可控的民乱对于朝廷未必是坏事。若在平原地区,100精锐铁骑可轻松击破5000乱民。就算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刁民起事,杀起来也如砍瓜切菜。”

  “史书上所有的盛世,一般都有个前提――人少。杀光乱民,震慑了活下来的人,也喂饱了他们的肚子,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儿臣明白了。”

  “对于帝王而言,只有一种骂名――亡国。对帝王而言,也只有一种美誉――开疆拓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的。但永琰你要记住,身为君王尽量不要让自己的手染血。有些事让底下的人去办。”

  ……

  殿内的空气逐渐凝固,安静的令人战栗。

  父子俩面对面,沉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