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 秋季攻势的第一步_大清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7章秋季攻势的第一步

  船队路过安庆府,清军戒备森严。

  明亮站在安庆城头,脸色十分的难看。“贼势已成”这句话萦绕在他的心头,好似一块大石头。

  幸好不是来攻打安庆的,而是溯江而上,目的地不言而喻。

  明亮当即写急报3份,分别呈送京城、嘉亲王、还有江北大营。

  忙完这些,他又骑马赶去造船处。

  工部的3位郎官天天在工地转悠,一丝不敢怠慢。

  “诸位辛苦了。”

  “明大人辛苦。”

  明亮指着南面,脸色凝重的说道:

  次日清晨,苗有林一咕噜爬起来,他有任务!

  ……

  水陆并进。

  3个时辰后,船队抵达池州府。

  ……

  码头边,5座吊车一字排开。

  水陆联运,装卸武器装备是最复杂最费时的,需要机械和经验老道的工人。

  一位工部郎中,连忙笑着解释道:

  “大人,请随下官来。”

  他们都戴了牛皮手套,防止手掌受伤。

  不过明显有很多人晕船,走路步伐摇晃,脸色难看至极。

  兵员开始按照顺序下船,井然有序。

  “回副总指挥,属下有一项任务,评估四轮车厢的运输效果。”

  滑轮和吊臂在人力的协助下,从船舱内吊出重炮。

  “这还不止,下官和几位同仁还督造了胳膊粗的长铁链20条,横贯河面。”

  制作手套不存在技术难度,1000双手套的单子外包给了一位松江府的皮革商人。所有戴上手套的人都感激涕零。

  他们只想抄袭自己的火炮技术!

  所以当前的火炮生产基地仅有一处:西山枪炮厂。

  马钢将钢铁材料送到西山码头,枪炮厂造出各型火炮后再运抵各军团、各城池。

  工部郎中讲解道:

  “大人请看,造船处乃是设在支流的上游,距离入江口足有4里。”

  明亮拿起千里镜,果然如此。

  傍晚,码头停止了劳作。

  雨天促进睡眠。

  河面每隔10丈就有一道铁链,大船无法通行。

  铁链锁大江,这可是老祖先的智慧,错不了!

  一处山坡上,视野开阔。

  哈哈哈哈,众人欢快的大笑。

  “嘿,我说你瞧什么呢?”

  行军需要4天!

  参谋本部来了一个幕府师爷出身,叫张昌光的家伙,一路上东张西望。

  ……

  这名工部郎中矜持的一笑:

  “若要过去,先得派水手携带巨斧慢慢的砍铁链。这活儿费工费时,怕是要干到过年。”

  李郁不担心泄密,因为清廷压根不会在劳保用品上花一钱银子。

  从池州府向西有20里路是水泥路面。之后就是原先的官道了,坑坑洼洼十分凑合。

  ……

  明亮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笑道:

  “本官请诸位喝酒,小酌怡情。”

  每座吊车都有1人指挥,15人发力协作。

  王爷有令,前出150里在黄石矶筑数座棱堡,作为大军的前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