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章 陈淮北心中的怒火_我的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能够处理的话,也不会拖到一年多的时间,还没有处理掉。

  “老哥,记住了,我家在柳塘镇向阳红公社陈家湾的,好好想一想,什么叫谈生意,就是谈嘛!不谈能叫做谈生意嘛?”

  “你个小兔崽子,谈生意有你这样谈的吗?一百万?你知道一百万是多少吗?你知道一百万能够买多少东西吗?”

  “我说老哥,这钱可不是厂子里面给我,而是我靠着我本事赚的。我并没有说要厂子里面亏钱,反而是为了你们厂子降低损失,您说对不对呢?”

  “那你这样说和之前的合作方案不是一样?你可曾想过这一百万厂子里面能不能填平这个账目?填平不了,你知道会是什么后果吗?”

  陈淮北笑着道,“所以我说谈啊!谈生意本来就是这样,我漫天要价,你可以还价啊!就这样了,我回去了,三十多公里的路呢。”

  “你等等。”周新庆连忙说道。

  “我说老哥,这厂子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这件事情你得和厂子里面的领导层商量一下吧?”

  周新庆叹息着点点头,语重心长的道,“小陈啊!做人不能光为自己考虑,要是人人都为自己考虑……”

  “您老可以了,别对我上政治思想课,没有用。我家一共六口人,四个壮劳力,一年忙到头,我家六口人肚子都吃饱,可曾有人考虑过我们?都可以没有结婚,要知道乡下小伙子十七八岁就成家立业了,我哥都二十四的人,我呢二十,还没有结婚,为什么,穷。”陈淮北摇了摇头。

  “你们这些城里面的人看农村里面的人,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因为你们吃着皇粮,拿着的工资一个月就比我们乡下一年赚得都要多。”

  “各种待遇更加用不着去说了,凭什么都是一样的付出,为什么得到却是不一样的回报呢?”

  “你们老的时候有退休工资,生病了有保险可以报销,您去乡下看看,那些乡下的老人有吗?老人一年下来就三百斤的粮食,其他都没有了,试问一下三百斤的粮食够吃吗?”

  “付出,付出也得有一个尽头,而不是一味的去付出。这个社会已经病了,而且病得非常的严重。”

  其实一想到现代的那些砖家狂鸣的话,

  陈淮北就一肚子的火气。

  有人提议给那些交过农业税的农民,支付一定的养老费。

  顿时这些砖家叫兽就跳了出来。

  大道理一堆,说什么也不能够答应。

  说农民没有付出?

  其实农民的比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面的人付出都多。

  因为事情不是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拿着永远都是高人一等的工资,享受着特殊的补贴福利。

  老的时候还能够拿一笔丰厚的退休金,生病了有医保,只需要支付一小部分就可以。

  偶尔还能够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可曾想过那些农民呢?

  尤其是他爷爷那一辈的人,他们多苦?

  一辈子下来手里面都没有什么钱,七八十岁的人,还得自己种菜养鸡,养活自己。

  一旦生病了,就只能够在家等死。

  也是医疗政策改革过后。

  另外农村只要有人得了大病,大队里面立马交给他们按上了低保,所以看病才花不了多少钱。

  农民工,不讲文明,脏,等等这些词语都会用在农民的身上。

  却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接收到的教育程度不一样,自然而然不一样。

  谁不想要挺直着胸膛做人?

  周新庆听着陈淮北的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只要是明白人,也都知道陈淮北说的话一点都不假。

  矛盾自从限制盲流入城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产生了阶级斗争。

  只不过农民兄弟们都太过于朴实了。

  他们呢,就想要种田,能够养活一家人,能够吃饱肚子。

  “这样吧!小陈,咱们老兄弟交给底,你看如何?”

  “四十万,一分不能少,少一分,你们去找其他人,这个是我最低的底线,一套衣服赚二块钱,并不是过分的要求。您好好考虑吧!考虑好了,您可以安排人去我们村找我。”

  周新庆听了陈淮北的话,点点头。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