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3章新旧交替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秀还取消了都试,即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测试。地方的防务则改由招募而来的专门的军队担任。自此,刘秀相信,天下只要按他描绘的蓝图和既定的国策继续下去,刘氏一族定然能够千秋万世、一统天下。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坐拥江山

  刘秀在建国后,复立五经博士,恢复太学。太学学生都将入朝为官作为了学习的最高目标,由此,才能够光耀门楣、光宗耀祖。

  在治国思想上,刘秀依然延续了西汉武帝的思想,十分崇尚儒术的力量。一次,光武帝刘秀在巡幸鲁地之时,曾派大司空率领百官前去祭祀孔子,后来还将孔子后裔孔志封为褒成侯,他的意图天下皆知,旨在彰显自己尊孔崇儒,要求天下人学习自己,大力学习儒家学说。

  孔子更是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而孝悌是仁的基础。所以东汉才会特别重视“举孝廉”的选官制度,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这些,对于当时而言,无论是实现统治还是接受统治的人,都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刘秀竟然对当时儒家的谶纬迷信之说崇拜备至。这使得后来在皇宫内部,产生了一连串的宫闱悲剧。

  光武帝对内大刀阔斧、不拘一格地进行改革,对外则施行铸剑为犁、止戈息武的策略,有人不禁想到,难道北方匈奴政权也承认刘秀真命天子的地位?何以他们会一直甘于寂寞呢?

  其实,前文已经提到,早在王莽新朝之时,王莽就准备率领大军北击匈奴,只可惜后来因为中原大乱,王莽北伐之事只能不了了之。然而此刻的匈奴,却依然没有任何动作,没有南下入侵中原?这又是为何呢?

  实际上,匈奴单于利用了这次中原内战的机会,只是他没有将触手伸到中原内地,而是在新建始国二年(公元10年)夺取了对吐鲁番国的保护权,此后还不时袭击中原边境。

  到了王莽政权覆灭,天下大乱之时,匈奴却是天灾人祸不断,抽不出身子,好不容易重新归于统一的匈奴,因此而失去了在中原横行的机会。

  历史记载,自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之后,匈奴汗国一连几年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牛羊战马饿死者,足足百万之众。内忧之下,外患也接连不断,并对匈奴政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如当时东方新兴的强敌乌桓部落,眼看匈奴衰微,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凌辱昔日一直欺负自己的对手的机会,遂向东方不断侵袭。匈奴大军在数次大战均告失败的情况下,只能在单于的带领下,不断后撤。其势力范围从原来的整个蒙古草原,萎缩至蒙古哈尔和林及以南地区,大批人畜因战乱和灾荒而死亡,国力大衰,以致各部分立,呈一盘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