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二章 货币改革_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难题。就是关于货币改革的问题。金属货币是最早的币种之一,但是用金属做货币。体重值小,流通不便。在发明了纸张和印刷术之后。人们很自然想到制造纸币。

  纸质货币在真宗年间由四川十六户富商连保印交子,用一色纸,印树木房屋人物等图案,加押印信,各户都设置红黑二色相间的暗记。以贯为单位,面值不限,常常是万贯百贯。持交子者要用现钱时可持之变现,也可直接使用交子。以交子兑换现钱,须割去每贯三十文的利息,每年丝蚕米麦收成时印交子一二次。

  后来交子常因发行人破产等原因不能兑现,官府遂禁止民间发行。天圣元年,官办四川交子务设立并发行首界官交子,设置专门的交子务负责印刷、发行和回笼。兑付时要将字号登记入簿,按字号销账,以防止伪造。若用现钱去兑换交子,要先扣去每贯三十文入官,不同于民间交子以交子兑现钱时才扣。

  ‘界’是流通期限,当时规定每两年一界,每界发行额为一百二十余万贯,备三十六万贯铁钱以备兑取。这种交子面值固定并盖有官印,为一贯至十贯面值,熙宁元年改为一贯和五百文。最早的交子有点儿像私人借款字据,也有点儿像今日之有价证券,所以既非常原始,又有货币资本的许多属性。

  纸币作为一种支付手段的便利性很容易被人认识,所以它一旦被发明,便被民间和朝廷迅速推广。当时政府直接用交子作为大宗支付手段,如向商人购买军资粮草,或直接充做军费。王安石改革时也将其用做青苗本钱,政府之常平仓也以交子垫付。由于支付确实方便,政府便有推行的积极性。但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北宋曾出现严重的“钱荒”。

  所谓钱荒即通货短缺。因为冶铁技术不如冶铜成熟,加之铁还容易腐烂,所以当时铜币是主要通货。导致钱荒究其原因一是商品经济发展导致货币供应量不足;另一个是铜币外泄;再有是民间大量私销铜币铸器,经多道手工工序加工制作而成的铜币,一经销毁,反而获数倍以上的厚利。

  这些因素导致金属币的币值与市价失衡,铜铸货币更是长期币值高于币价。在金属币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宋又实行官吏薪俸和军队俸饷实物、货币参半的制度,食薪者阶层的生活全部或部分地纳入了市场交换。而市场中的硬通货又是金属币,所以不少官僚、官府将其聚集起来,进一步导致金属币的短缺,反过来推动了纸币的推广。

  这种现代货币的雏形的出现即是一种进步,也是好事,但是当时人们对交子的认识还是有局限性,统治者很快就把交子当成了一种敛财的工具——滥发纸币,用以解决财政困难,到了赵佶当政的时候,由于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