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章 釜底抽薪_三国之曹家逆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一听自家儿子竟然有不依靠世族治国的办法,不禁精神大振。

  很快父子二人便出了邺城,来到了东郊外的一座作坊。

  推开作坊的大门,曹操瞬间愣住。

  作坊之中,堆满了木料,遍布着数十座水池。

  数以百计的工匠,正在将木料锯碎,再倒入水池中浸泡……

  经过一道道工序后,木材变成了数不清的纸张,悬挂在架子上晾晒。

  曹操看出了些许门道。

  “阳儿,这是一间造纸作坊?”

  “正是。”

  曹阳拿起一张纸,递给了曹操,笑问道:“父王觉得,这宣纸与蔡伦纸相比如何?”

  “宣纸?”

  曹操听着闻所未闻的纸名,不由好奇的将那张纸捧在手中,细细的端详起来。

  越看曹操心中越是欣喜。

  “阳儿啊,你的这个宣纸,可比蔡伦纸要好上十倍不止,若是用来书写,简直比帛都要好用啊!”

  其实蔡伦很早便已发明了纸。

  只是那蔡伦纸,工艺落后不说,即便当手纸用都能擦一手屎,更别说用来书写了。

  所以蔡伦纸虽出现多年,但书籍却仍以竹简为主,极重要的讯息,则以更昂贵的帛书和羊皮书写。

  “儿臣有感于竹简昂贵,所以闲暇之时,便改良了蔡伦纸的工艺,造出了这种新式的纸,名为宣纸。”

  “这宣纸质地远胜蔡伦纸,不易腐烂,方便书写,造价还极为便宜,甚至不及蔡伦纸一成的造价。”

  “父王若能以朝廷的名义,将这宣纸在天下推广,到时候莫说是寒门子弟,纵然是寻常百姓,也买得起这宣纸所写的书籍。”

  曹阳滔滔不绝的说着这宣纸的好处。

  曹操眼中精光闪烁,手中捧着宣纸简直如获至宝。

  曹阳接着说道:“若是寻常百姓都能读得起书,他们自然便能学有所成,为大魏效命。”

  “如此一来,父王便能从寒门中源源不断的得到所需的治国之才,自然不需要再依靠世族的人才,来为父王治国了!”

  曹操不住的点头,瞬间涌起无尽的惊喜。

  然而他的惊喜还没完。

  “儿臣在天下各地早已兴建了五十余座纸坊,只要父王一声令下,便能将这宣纸推广于天下。”

  曹操不禁为自家儿子的远见而叹服。

  “好,甚好!”

  “咱们父子就用这宣纸,让天下世族知道,没了他们的支持,为父照样能治理天下!”

  既然曹操没了顾虑,曹阳便整了整衣冠,正色道:“恳请父王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登基称帝!”

  ……

  两日后。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一纸诏书由邺城发出。

  荆州,扬州,冀州,徐州等饱受战乱之苦的州郡,尽皆被曹操免除三年赋税。

  诏令宣布之后,天下沸腾,百姓无不感激涕零。

  五日后。

  三千万斛粮草,源源不断的运往国库。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