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22章 晋王的游历计划_我岳父是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各地山川地志,姐夫要我沿路考察一番。”

  晋王李治离开了长安城,一路往河西走廊而去。

  现在的河西走廊很热闹,狄仁杰在嘉峪关见到了父亲狄知逊,父子多年不见,狄知逊看着已经长高的儿子,脸上始终带着笑意。

  这里的繁华不可同日而语,李治走在嘉峪关的城头上,低声道:“如此大的城关拔地而起,当真是壮观,来此雄关真不枉此生。”

  狄知逊解释道:“修建这座城关用了四年,所用劳力与民夫多是吐蕃与西域人,为此,骊山在这里投入足有十万贯。”

  李治笑道:“用十万贯修建如此雄关,这是天下最实惠的买卖。”

  狄知逊又道:“还是眼光好,嘉裕山乃是咽喉所在,随着这里的水土变化,千年来的变迁,河内的许多关隘都已破败,河西走廊的咽喉才会西移,这里不比关中,现在依仗嘉峪关,才是守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

  贞观十七年的十二月,冬季的关中很冷,这一年的皇帝去了一趟终南山,这皇帝像是去散心的。

  从地图上来看中原很大,关中看起来很小,就像是一块镶嵌在秦岭与黄土高原之间的一块狭长的蛋糕。

  它东出潼关便是中条山,出了中条山就是辽阔的中原大地。

  八百里的秦川只有这么点大,历史一次次地验证着得关中者得天下的经验。

  骊山要建设关中就要在这块小蛋糕上好好栽培刚有的一点工业苗头,这个苗头只是荒原中的一个小点。

  放眼漫长的历史潮流来看,哪怕是一阵风沙吹来,就可以将它淹没,淹没之后,这里又恢复了当初的样子,那点苗头也就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所以骊山要建设关中,就要在这方寸之间慎之又慎。

  八百里秦川很重要,秦川之上的每一条支流都很重要。

  张阳与李孝恭一起来到左辅二十四县以东的黄河沿岸。

  李道宗一路陪同着,问道:“这黄河有甚好看的?”

  三人翻身下马,张阳从黄河中捧起水,仔细看着水中的沙粒,“近年来我记录的黄河水位一直在下降,却也有诸多地方被水淹。”

  李道宗皱眉道:“这有什么联系吗?”

  “这天下只有我这个太府寺卿在关注黄河的形势了。”

  张阳又从河滩挖出一些泥,皱眉道:“我一直在与各县说黄河沿岸种植树木,加固河堤,但鲜有功效。”

  李孝恭沉声道:“历来又有多少人想要治理黄河?但黄河横在中原又有几人能够治理好。”

  “清沙!加固河堤!这些事必须要做。”

  李孝恭劝道:“你想要做的事太多了。”

  张阳重新翻身上马,三人一路朝着黄河的下游走去,沿途时常停下来,观察河堤与积沙的情况。

  “近日来我们的技术院正在开展整顿河道的经验考证,已有百余名学子以束水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