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7章 再大的风浪也会过去_我岳父是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想离去。”

  前来朝贺的使者们都已经走得七七八八,大唐当然不能赶着这些使者离开。

  人家想留想走反正都是各国使者自己的事情。

  “我觉得你应该给松赞干布多带一些酒水过去。”

  “你这话说得不错,带一些回去,赞普喝了这点美酒就会更想攻打大唐了。”

  张阳揣着手对程处默讲着,“你说这么一个时刻想要攻打大唐的家伙,怎么能够让他在长安城活这么久。”

  程处默摸着下巴的胡渣琢磨着,“吐蕃这种苦寒之地,能够养出多少兵马?怕不是一群将士连甲胄都穿不起。”

  张阳点头,“我也如此觉得。”

  瞧着禄东赞提着一壶酒美滋滋地离开,张阳又道:“看着这个家伙的日子过得这么滋润,我怎么浑身不舒服呢?”

  程处默点着头,“要不要揍他一顿?”

  “可以,注意分寸。”

  “麻袋一罩脸他还能看到是谁揍的不成?”一边说着话刚要走出酒肆,程处默一回神转身又道:“差点忘了,最近听说有一伙倭国人押着一车的货物已经过了潼关。”

  “是银矿吗?”

  “多半是,据说是看得很严实,白天黑夜都不带离开的。”

  “派人去盯着。”

  “明白。”

  贞观七年刚刚开始,发生的事情不少。

  先有李世民大刀阔斧想要各州府开办官学为了科举铺路,氏族志和括地志也在编撰的路上,还有高士廉离开朝堂,朝中诸多官位发生了变动,封了一堆新晋官吏,不少跟随高士廉的老臣也离开了朝堂。

  张阳来到东宫当值,刚刚走到东宫殿前就见徐长吏与张大安正在争论着。

  好像是因为徐长吏想要为太子引荐一个人被张大安拦下了。

  张阳若无其事从两人身边路过。

  徐孝德连忙上前拿出一卷书,“张少师,此乃颜师古所作汉书注解。”

  张阳接过这份注解又看了看殿内正在写字的李承乾,停下脚步看着上面的内容,要说汉朝以来的史学家除了司马迁,名气也不小地以为就是班固了。

  翻看着徐孝德递来的这卷注解,张阳皱眉道:“这是班固所撰写《两都赋》的注解?”

  徐孝德欣慰点头抚须道:“早知道张少师博学,如今看来果真名不虚传一眼就看出这是两都赋之注解。”

  先是无奈笑了笑,张阳又无奈道:“咱们大唐的娱乐活动太少,能够用来阅读的兴趣读物更少,平日里就靠看着这些晦涩难懂的书籍来打发时间,这两年不论是国子监也罢,还是崇文殿也罢,看过书。”

  这份注解不长,只有其中一卷。

  又看向徐孝德,张阳接着道:“徐长吏据我所知,这个颜师古是前朝文学大家颜之推的孙子,今年刚刚被天可汗提拔到了秘书监的少监,人家这才升职,你再让人屈尊来东宫不合适吧。”

  皱眉左右走了两步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