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赵府议事_千金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晨光熹微,天光破晓,一束光慢慢地从空中洒下来,黑暗渐渐驱散,天地间都染成了灿烂的颜色,静谧而又壮丽,这是南唐京都郊外的黎明景象。

  “吱呀吱呀”,一辆马车朝着曙光的方向前行,缓慢而又坚定。一块精美的弯月形凤纹玉佩从马车的车窗滑落,溅起几星泥土。

  一个女声传来:“女公子何不留着它做个念想?”

  另一个女声道:“既然要奔赴战场,何必负重前行?”

  时间回到四年前。

  南唐西边有一个国家叫朔方,朔方内战,国君盛金兵败,被几百亲兵护送着逃到南唐承州。

  一位浑身是血的朔方将领拍着城门高声喊道:“朔方祈愿归附南唐,请开城门,庇佑朔方国君!”

  城门上的南唐士兵闻声,不敢耽误,立即去报承州刺史赵同。

  赵同四五十岁年纪,皮肤黝黑,中等身材,长得一脸精明相。他听了士兵的报讯,非但没有欣喜之意,反而愁眉不展,顾虑重重。

  南唐与朔方毗邻,两国边界线十分绵长,因此常年争端不断,频繁爆发战争。

  这次盛金内战兵败,为了保命,不得已向南唐投降求助,倾国降附。这本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为何赵同却一副忧思模样?

  原因是承州城内少兵。

  承州位于南唐西部边境,原本是军事重镇,承平大将军柳弗愠率领两万承平军长期驻守于此,负责承州和周边十数个州府的防御军事。

  朔方内战不断,朔方百姓无以为生,纷纷涌入南唐境内谋生。这些难民有的老实本分做工,只求换口饭吃;有的却烧杀抢劫,无恶不作。

  几日前,距离承州两百里开外的兴州发生了大型的朔方难民作乱事件,柳弗愠带兵前去镇压,只留了副将张俭和两千承平军镇守承州。

  盛金本就图谋南唐多年,六年前还曾派十万大军压境,围攻承州。如今内战兵败,因害怕被叛军杀了,所以向南唐投降求助。

  此时承州城内只有两千人马,而随盛金投奔承州而来的亲兵便有五百人之多,若是把他们都放入城中,也不知是福是祸。

  赵同拿不定主意,遂让人去请承平军将领张俭、承州长史冯务本、司马卫亦君和他的嫡女赵学尔来商议此事。

  留着山羊胡子的削瘦中年男人是承州长史冯务本,他道:“盛金来降,应当马上开城门受降,庇佑盛金,待陛下出兵助他平定朔方,从此我南唐西部这一千二百里边境便又得以安宁!”

  坐在冯务本对面的青年男子身姿挺拔,长相英气,他是承州司马卫亦君。他与冯务本同为刺史之副,共同辅佐赵同治理承州。

  卫亦君当即反对道:“不可!朔方流民在兴州作乱,柳将军带兵前去镇压并重新布置边防,如今承平军中只有两千人马驻守承州,他们既要戍守城池,又要值班巡逻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