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士农工商,孰为王朝的根基?_朱家小圣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又维持了一百多年。”

  “不错,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一带,那里是名副其实的江南繁华之地。

  他们靠着丝绸、瓷器、冶铁、铸铜等产业的收入贸易,反而以半壁江山自存。甚至南宋的富裕还要超过北宋些,比唐朝还要富庶些。”

  “超过盛唐?五叔,应该不可能吧,书上都说唐朝之兴盛,怎么可能比孱弱的南宋还穷呢?”,朱雄煐的观念中,唐朝的富强应该远超过北宋南宋。

  朱橚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唐玄宗时期一千万贯赋税,可以说是盛唐了。不过你猜北宋一年的赋税有多少?”

  “两千万?”,朱雄煐迟疑地猜道。

  “是一万万贯,有两千万的正税,剩下八千万都非粮食赋税。”

  “这么多?”,朱雄煐在心中换算着唐宋的钱和大明的银子比例,不由得发出惊叹。

  不过朱橚话锋一转,“大明若是以商为本,那江南一地的工商赋税就可以超过天下所有土地的粮食赋税。

  那么北方的数省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不需要那么大的地方种地,江南小小一块就足够赚钱收税了。”

  朱雄煐顿时了然,“与其往北方不断地输送粮食和财力,不妨偏居一隅。那大明就要重蹈前宋的覆辙了,被北方的异族所击败。”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被自己的话吓了一跳,“怪不得皇祖父要打压商人,原来是这样原因。”

  不过朱橚后面的话,就让他更费解了,“那你觉得你皇祖父这样就完全对吗?重农抑商,只是让农夫产出粮食,压制商人的发展。”

  朱雄煐有点想不明白了,“若是这样的话,那大明就比前宋要穷很多了,听说修建中都宫阙的时候,皇祖父就向着百姓多征税和徭役。

  以后若是还有修建宫殿,还有动用大军征伐,势必要将继续多征税,多徭役。”

  朱雄煐很聪慧,远超同龄人的机灵,可之前从未有人和他说过这些。一是他接触的人少,二谁也不敢向朱橚这样质疑朱元章的国策。

  “五叔,那到底什么最重要啊!”,朱雄煐急切地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桉。

  可朱橚却是摇摇头,“这个问题可不是你我三两句话就能说清的,你之后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

  虽然他嘴上说着好听,可多少带着点故作高深,因为朱橚自己也不知道准确的答桉。

  他的脑中只是有很多观点冒出来,可没有哪一个可以说完全正确的。

  然而在朱雄煐的心中,五叔变的越发深不可测,眼中朱橚的身影也变得愈发高大。

  “五叔好厉害啊,知道的这么多!”,他如是赞叹道。

  秦淮河的岸边。

  朱橚拉着朱雄煐走下了船,“好了,该回宫了,出来这么长时间了。”

  对方有点依依不舍,“再玩一会儿,刚才我都在想你说的东西,没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