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3章: 条约_抗日之无敌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刘亚楼结束通话之后,任野民又下达了另一条命令:

  “让,北斗航母战斗群,撤离地中海海域,开往瀛洲海峡,提防迈克阿瑟的剩余海域舰队的主力,南海舰队、北海舰队护航,其余两大舰队继续驻扎地中海,但要开启全天候的防御雷达,重点侦查欧洲各国的领海领空,一旦发现可以威胁我方的海上军事力量或者是空中军事力量必须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是,任总!”接到任野民的指示,参谋长林长青立刻便行动起来。

  毕竟,鹰利坚海域舰队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的防御工作不到位,所以才被海军钻了空子,一举歼灭了与四海舰队对峙长达五六个月的力量。

  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血淋淋的例子就摆在眼前,任野民没有理由重蹈覆辙。

  同年十月,老罗在鹰利坚首府花生顿召开花生顿会议,邀请了所有的联盟国,希望能借此机会向施加压力。

  会议的主要议题的是,加强各国的军备交流,而是联合成立海域海军用以抗衡的四海舰队,这也代表着,包括鹰利坚在内的世界主流国家间接的承认了海军世界第一的地位。

  确定了各国之间的军备交流,将会加速各国与的军事竞赛,如今世界仅凭鹰利坚自己的科技已经不足以对抗了,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加大军事投入。

  对鹰利坚来说,他们不仅利用了这些条约协议进一步的巩固了各国之间的盟友关系,还成功获取了各国压箱底的科技技术,虽然合约规定,大家的科技往来都可以平等的互通有无,但碍于工业基础,超过九成的技术都只能在鹰利坚本土完成制造,在老罗的计谋下鹰利坚间接的加速了十年的工业水平与技术。

  联盟国最精锐的科学家们都不得不不远万里赶到鹰利坚工作,用以为自己的国家换取实际利益。

  对来说,各国的这个条约可有可无,因为本身的科学技术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次,各国之间现在才开始交流已经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所以想要用联盟来对抗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好的一方面在于,各国之间的互通倒是让德意志不得不加大从的军购,才能换取装备上的优势,各国的联盟关系的巩固也保证了阿道夫希特林不能在一时半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就可以从战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大发战争横财。

  即便是与联盟国是敌对关系,可并没有限制对联盟国的物资输出,毕竟第二次世界大众虽然和德意志是同一阵营,但并没有对全世界发动霸权战争,只是单独的摧毁了鹰利坚的海域舰队。

  京都被掩盖在白皑皑的冰雪之下,毛熊驻大使保尔诺夫斯基一脸不舍的看着窗外,在他的背后站着一大帮来自毛熊的工作人员,那些人有的是他的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