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三章 顾绣_鉴宝直播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少芬有点懵圈。

  在古代,没出嫁之前的姑娘,似乎都要学刺绣这种活的吧?怎么就是他们魔都的特产了?现在各地的所谓特产,也太随意了吧?

  “这是顾绣,确实是这里的特产。”胡杨跟她说道。

  他解释,顾绣源于明嘉靖年间,露香园主顾名世之妾缪氏擅绣人物、佛像,又有顾媳韩氏仿宋元画入绣,劈丝精细,绣品气韵生动,于是名噪一时。

  清代,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开始设立刺绣作坊,广收门徒,传授顾绣技法。

  不过,在嘉庆年间以后,顾绣逐渐衰落,几至失传。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亲自下了指示,恢复对顾绣的研究、授艺与生产。

  “现在,这种刺绣,已经是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顾绣流传得不广,所以没有被列入中国四大名绣。现在中国的四大名绣,是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尤其是苏绣,属于精华中的精华,自古便以精细素雅著称于世,其构图简练,主题突出,技巧精湛。仅以苏绣所用最细的线以为一般人的肉眼所能看清清楚为例,足见其精细之极。

  只能说,顾绣的影响力太弱了,商业价值远远达不到四大名绣的标准。

  实际上,顾绣源起于名门闺媛,是观赏性的画绣艺术品,并无实用功能,成就一幅好作品不仅要有钱、有闲,而且要有艺术修养的女子才能完成。

  晚清的腐败动荡使顾绣走向衰落,鸦片战争后彻底打碎了“士大夫”阶层生存的社会基础,“闲情雅致”的顾绣退出“江湖”。

  因此,可以这么说,四大名绣流传广泛,走的是大众路线。而顾绣,本身就是一群大小姐们的作品,走的是高端的路子。

  听了胡杨的解释,两女才明白过来,也了解到,这只是刺绣的一种。

  林少芬看中了两三件,但习惯性看了下价格,顿时又犹豫了。

  “这么贵的吗?八百块钱。”她退缩了。

  自己工资,一个月才五六千,加上一些补贴什么的,才七千左右。在这座城市,算是低收入的人群。

  八百块钱买一块刺绣,确实有点为难她了。

  老板娘解释道:“这都是女工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一件作品可能要一两周,甚至一两个月,几百块钱,其实不算贵。”

  比较贵的,甚至是几千块,上万块的也不是没有。

  胡杨看了眼林少芬看中的两件,忍不住提醒她:“八百块,不吃亏。”

  老板娘听到这话,顿时笑道:“看,我说得没错吧!那位兄弟就看出来了。”

  林少芬还想说点什么,但被自己闺蜜方茹扯了两下,给她疯狂使眼色,才立即醒悟过来,心疼地支付了一千六百元。

  稍微走远,她就忍不住询问:“胡哥,这顾绣如果转卖的话,能值多少钱?”

  胡杨指着其中一块:“这一块,你自己可以留着玩,不值什么钱。但这一件是清朝的,绣工相当精细,从这幅画可以看出。做这件刺绣的人,不仅心灵手巧,还应该是精通画技,对画有相当深的理解。

  我看,应该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如果转手,十五万左右吧!”

  “刺绣也这么值钱?”张庆良惊了。

  “顾绣本来就是艺术品,尝试过五十万以上的拍卖纪录,十多万很吃惊吗?”胡杨无语地白了他一眼。

  所谓的刺绣,还不如说是一种布画,跟唐卡其实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不过,唐卡显得庄严很多,艺术价值更高,更有收藏的意义。

  林少芬听后,手都要冒汗了。

  我的个娘!几百块的,居然值十多万,这是她赚的。难怪,难怪方茹这妞刚才偷偷跟她说,死缠烂打也要跟着胡哥,这不是明摆的吗?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