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3章_纨绔出山李坏李长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期会因为吸收各国各族军队而成分复杂,各种兵种都有,但此时不是!

  这时他们才起兵,几乎都是蒙古人,意味着这十多万人都是轻重骑兵部队!

  这就十分恐怖了,十几万军队,景国能拿出来,夏国拼命凑一凑也有,可你要说十万几万骑兵…

  李长河不得不重视起来,虽说这时候他们和蒙古人之间西面隔着夏国,东面隔着金国,可他知道,无论夏国还是金国,都抵挡不住蒙古人。

  不过他也发现在一些细节上,与他知道的历史发生改变。

  比如攻打金国的主力军里没有哲别,按理来说哲别是伐金大将,连破金国重镇,打得金国人闻风丧胆,如今哲别不在,是不是伐金大军有可能出变故?

  而哲别居然被调去袭扰夏国边境,夏国人是难打,可总给人一种大材小用的感觉。

  根据信报,蒙古人已经接连袭击夏国北面部落,给夏国造成重大损失。

  夏国边境已有小股士兵接连和蒙古人交手,效果却都不怎么好。

  夏国北方大多数也是游牧部落,但同为游牧部落,却不是蒙古人的对手,很多部落都遭到打击劫掠。

  夏王已经派使者进京,想要景国作为宗主国给他们撑腰做主。

  另一方面,金国也派人求援,因为蒙古人十万大军,陈兵金国西北,威逼上京。

  如此景国也不得做选择题了,到底帮不帮忙,夏国大概率不会管,夏国于景国无利,而且太远难以支援,可金国就有些麻烦。

  且不说李长河心心念念的石墨矿脉在上京,如果坐视蒙古人灭了金国,那么蒙古人就可以长驱直入,威胁北方,特别是辽西走廊的安危。

  而对于此事,朝廷也没有给一个准确的答复,显拿捏不定。

  李长河很重视这件事,不过他一时半会也不能离开。

  心里感叹,该来的始终要来了。

  魏雨白和起芳看后倒是不觉得太严重。

  “东面有金国,西面有夏国,先让他们慢慢打罢,我们坐收渔翁之利。”,这是魏雨白的看法。

  “蛮夷外族,连盐铁都要跟我们买的人何必在乎,我看他们成不了气候,夏国是善战之国,金人和鞑靼人本来就有仇,不会坐等灭亡,应该会奋起反击,我看不用太过重视。”这是起芳的看法。

  她们的看法都有道理,不过她们不知道这次不一样。

  李长河看了情报,顿时有了回京的意图,随即派人去沿海看看参林做到哪一步。

  半个月后,派出去的人回来了,告诉李长河进展,他顿时明白,可能还需要半年,这种时候他再担心也不能走。

  不然吴家反应过来去见皇后,可能会功亏一篑。

  当下只好忍住,把一件事做到底。

  …

  “上使,那些鞑靼人烧杀抢掠,杀害我边军百姓,生灵涂炭,你们可要为我夏国做主啊!”夏国皇宫明王殿,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